姜逸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强大的自信:“陈师兄放心,我自有分寸。何时何地?”
“三日后,宗门演武场,公开进行。”陈铭见姜逸如此镇定,心下稍安,但仍不免疑惑,不知姜逸的底气从何而来。
送走陈铭,姜逸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药性提纯?仅凭自身灵力和基础工具?”他走到工作台前,看着台面上摆放的一件物品——那是一个经过多次改进、但依旧显得有些简陋的手摇式离心机模型。之前用于初步分离赤精矿砂,效果有限,后来因高压反应釜等更优先的项目而被搁置。
“是时候让你重见天日了,不过……得换个样子。”姜逸轻轻抚摸着离心机的转轴。离心萃取,同样是提纯的重要手段,其原理在于利用密度差进行分离,这本身就是一种“基础工具”可以实现的物理方法!关键不在于法器多么高级,而在于是否理解和运用了正确的原理!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他设计了一个更稳定、更隐蔽的结构。外壳采用最常见的青冈木,内部核心是一个精心打磨、配重均衡的陶瓷转子,转子带有多个可放置试管(用细长玉瓶代替)的凹槽。传动部分采用最基础的齿轮组,动力源则设计为一个可拆卸的手摇曲柄。整个装置看起来,就像一个做工稍显精巧、但绝对属于“基础工具”范畴的——手摇搅拌器或者……一个大型的“手动离心机”!
同时,他根据系统数据库,快速分析了多种常见杂质和有效成分的密度差异,选定了最有利于离心分离的几种药性组合,并推导出最佳的转速和分离时间。他要做的,不是在提纯所有杂质上都胜过孙淼,而是在特定的、符合离心原理的分离项目上,展现出碾压性的效率和纯度!
三天时间,姜逸加班加点,制作并调试好了这台“擂台专用版手动离心机”。他反复测试了不同转速下的分离效果,确保其稳定可靠。
三日后,流云宗演武场。
擂台四周,人山人海,比大比之时更加热闹。几乎所有内、外门弟子都闻讯而来,想要亲眼见证这场关乎“传统”与“新法”尊严的加试。高台上,宗门高层几乎到齐,丹霞长老面色平静,玄骨上人则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孙淼早已站在擂台一侧,面前摆放着一个标准丹炉和一些玉碗、药杵等基础工具,他神色肃穆,眼神中燃烧着强烈的战意。
当姜逸走上擂台时,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以及他手中提着的那个……看起来像是食盒又像是某种工具箱的青木箱子。
“他拿的是什么?”
“不是说不准用特殊法器吗?”
“看起来就是个普通木箱啊……”
议论声四起。
负责仲裁的戒律堂执事上前,仔细检查了姜逸的木箱,打开后,里面是一个结构简单的手摇装置和几个玉瓶,确实没有符文波动和复杂机关,属于允许的“基础工具”范围,便点头放行。
孙淼瞥了一眼那古怪装置,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姜逸哗众取宠的把戏,提纯靠的是灵力微操,这种凡俗机关有何用处?
比试开始!仲裁执事将两份完全相同的、浑浊不堪、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混合药液分别倒入姜逸和孙淼面前的容器中。药液成分复杂,含有植物纤维、矿物颗粒、油脂等多种杂质,与有效药液密度相近,提纯难度极大。
“限时一个时辰!开始!”
钟声响起,孙淼立刻行动起来。他屏息凝神,双手虚按药液上方,精纯的灵力透体而出,如同无数细微的触手,深入药液内部,小心翼翼地包裹住一团团杂质,凭借强大的灵觉分辨差异,然后运用巧劲,一点点将其“剥离”、“推送”到药液表面或底部,再用玉勺舀出。整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速度缓慢,但对灵力的控制要求极高,展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台下不少传统丹修看得连连点头。
反观姜逸,他的举动再次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他没有像孙淼那样去“感知”和“剥离”,而是直接取出一份药液,倒入几个细长玉瓶中,然后将玉瓶稳稳地放入他那台手摇装置的转子凹槽内固定好。
接着,他握住手摇曲柄,开始……匀速地摇动起来!
“他在干什么?”
“摇瓶子?”
“这能提纯?开玩笑吧!”
哄笑声和质疑声顿时响起。连高台上的一些长老也皱起了眉头,觉得姜逸此举儿戏。
姜逸对周围的嘈杂充耳不闻,心中默数着摇动的圈数,控制着转速。离心机开始旋转,由慢到快,发出均匀的“嗡嗡”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玉瓶中的药液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密度较大的杂质颗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沉降到瓶底;而密度较小的油脂类杂质,则浮到了液面之上;中间层,则是相对澄清的有效药液!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当孙淼还在满头大汗地分离出第一小撮杂质时,姜逸已经停止了摇动。他取下玉瓶,用特制的细管轻松地将上层浮油和底层沉淀分离出去,中间清澈的药液倒入另一个玉碗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