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巷袭杀事件,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流云宗高层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名筑基后期的专业刺客,竟能悄无声息地潜入宗门腹地,精准伏击备受瞩目的新晋“研习主事”姜逸,这无疑是对流云宗威严的严重挑衅,也暴露了宗门在安全防卫上的巨大漏洞。
丹霞长老震怒,第一时间将此事禀报掌门云鹤真人。云鹤真人当即下令,戒律堂全堂出动,彻查此事!一时间,宗门内风声鹤唳,气氛紧张。所有近期出入宗门的人员记录被反复核查,与姜逸有过节或利益冲突的势力被重点排查,尤其是玄骨上人一系,更是受到了严密的审视。
然而,调查进展却极其缓慢。那名黑衣刺客如同人间蒸发,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追踪的线索。其使用的“蚀灵幽矢”和“幽影遁”虽是杀手常用手段,但来源难以追溯。宗门内部的排查也陷入了僵局,虽有几人因言行可疑被暂时拘禁审查,但均未找到直接证据。
玄骨上人对此极为不满,公开斥责丹霞长老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打压异己,声称这是对其一系的污蔑。两派长老在议事殿上再次爆发激烈争吵,掌门云鹤真人虽极力调和,但裂痕已然加深。
面对外界的纷扰和暗流,身处漩涡中心的姜逸,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遇袭后的最初几日,他在丹霞长老的安排下,加强了自身护卫,出行更加谨慎。但他并未被恐惧压倒,反而将这次生死危机转化为强大的动力。
他深知,指望别人的保护永远是被动的,唯有自身强大,掌握更强的力量和更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应对未来的危机。遇袭时仓促激发成功的“振荡灵盾”(他更倾向于称之为“灵磁护盾”),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研究方向——基于科学原理的个人防护与侦查技术。
在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同时,他投入了大量精力用于完善“灵磁护盾”系统。他改进了振荡符阵的稳定性,设计了多频段复合振荡模式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攻击,并开始着手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灵力电池”作为持久能源。同时,他受此启发,开始构思其他基于物理原理的防御或反制手段,比如利用灵波干涉实现“光学迷彩”效果的隐形技术,或者高能灵波聚焦的“冲击”装置等。系统的推演和模拟能力,为他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
然而,就在姜逸沉浸于技术研发,宗门高层忙于内斗和调查之际,一场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渗透,正在悄然进行。
这一日,姜逸正在实验室测试新一代灵磁护盾原型机的能耗数据,陈铭再次来访,这次他的脸色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
“姜师弟,屏退左右,有绝密之事!”陈铭布下层层隔音结界,声音压得极低。
姜逸心中一凛,立刻让两名科习弟子退出实验室。
陈铭确认四周无误后,才颤声道:“姜师弟,戒律堂的深入调查……有了惊人发现!但……但这发现太过骇人,师尊命我秘密告知于你,让你务必提高警惕,但绝不可外传!”
“陈师兄请讲。”姜逸沉声道。
“根据对那名刺客潜入路线的反向追踪和残留气息的溯源分析,”陈铭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种种迹象表明,那刺客并非从宗门外潜入,而是……而是长期潜伏在宗门内部的人员接应,才能如此精准地掌握你的行踪,并利用了一条极其隐秘的、连护山大阵监控都有所疏漏的路径进行行动和撤离!”
“内部接应?”姜逸瞳孔微缩,“是谁?”
“线索指向……指向百草堂的一位资深执事,李牧!”陈铭艰难地说道。
“李牧执事?”姜逸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百草堂中一位负责药材鉴定的老执事,平时看起来颇为和善,在之前的“丹毒净化装置”争议中,他也属于质疑声音较大的一派。但若说他是刺客内应……
“有确凿证据吗?”姜逸追问。
“直接证据尚无,但有重大嫌疑。”陈铭解释道,“第一,事发当日,李牧执事恰巧在西南矿区附近‘巡查药田’,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但其巡查路线恰好避开了几个关键的阵法监控点。第二,在其居所隐秘处,发现了极微量与‘蚀灵幽矢’箭杆材质相近的特殊木屑残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暗桩回报,近半年来,李牧与宗门外一个名为‘暗影阁’的灰色情报组织有过数次秘密接触!”
“暗影阁?”姜逸眉头紧锁,这个名字他听说过,是一个游走于正邪之间、以贩卖情报和承接各种隐秘任务着称的组织,背景复杂。
“若李牧真是内应,其动机是什么?仅仅是因为丹毒净化装置触犯了百草堂的利益?”姜逸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一个资深执事,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勾结外部杀手,刺杀一个弟子?这背后必然有更深的缘由。
“师尊和戒律堂的几位核心长老也认为此事绝不简单。”陈铭点头,“李牧在宗门已超三十年,根基不浅。若他真是卧底,其潜伏时间之长、隐藏之深,令人心惊!其背后,很可能牵扯到某个针对我流云宗的庞大势力!此次刺杀,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打压你和新法,更可能是想掐断宗门丹道革新的希望,或者……另有更可怕的图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