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修大规模渗透预警”(阴影织网行动)的揭露,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流云宗内部因技术突破而燃起的短暂乐观。玄骨魔君的阴谋远超想象,他不仅试图召唤天魔、逆转大阵,更早已将数十支精锐的“暗影殿”魔修小队如同毒刺般深深埋入流云宗腹地,只待“星陨”仪式达到顶峰时,便从内部同时引爆,给予致命一击。科学派主导的“照妖”计划虽然成功识别了渗透模式并清除了部分潜伏者,但剩余的魔修已转入更深层的蛰伏,难以根除。整个宗门笼罩在一种“敌暗我明”、随时可能从内部崩溃的巨大阴影之下。
压力,不仅来自于无形的渗透威胁,更来自于外界那日益狂暴、几近实质的毁灭性能量。幽冥涧方向的“星陨”仪式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其引发的空间畸变和能量潮汐如同海啸前的暗流,不断冲击着流云宗的疆域。玄骨峰顶的魔云不再仅仅是遮蔽天空,而是凝聚成了无数翻涌的、蕴含着恐怖力量的黑暗雷霆和腐蚀性魔雨,持续不断地轰击在“护山大阵3.0”的光幕之上。大阵的能量消耗急剧攀升,各处节点不时爆出刺眼的灵光火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护山大阵的能量负荷已接近设计临界值的85%!多处次级阵基出现灵路过载损伤!修复速度跟不上损耗速度!”负责大阵日常维护的器堂长老,每日呈报的数据都令人心惊肉跳,“照此趋势,最多再支撑三日,大阵必将出现结构性损伤,防御能力将大幅下降!”
流云宗的最后屏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削弱。一旦大阵被破,面对玄骨本尊和外部魔修主力的总攻,以及内部潜伏的“阴影织网”,流云宗的覆灭将只在顷刻之间。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掌握大阵的极限!”科学派代理负责人赵乾在紧急战略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大胆且风险极高的方案,“启动‘护山大阵压力测试’计划!目标:在可控范围内,主动模拟并承受超越当前攻击强度的极限压力,精确评估大阵的薄弱环节、最大承载能力以及崩溃阈值,为最终的防御部署和应急预案提供最关键的数据支撑!”
这个提议让在场所有长老都倒吸一口凉气。主动给已经岌岌可危的护山大阵“加压”?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提前引发大阵的全面崩溃!
“风险太大!”一位保守派长老立即反对,“如今大阵已是勉力支撑,任何额外的压力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举无异于自杀!”
“但被动等待,同样是死路!”赵乾据理力争,调出灵枢推演的模型,“我们目前对大阵的性能评估,大多基于理论计算和零星的实战数据,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不知道薄弱点在哪里,不知道真正的极限是多少,就像蒙着眼睛在悬崖边行走!一旦玄骨发动总攻,力量必然远超现在,我们连哪里会先崩溃、崩溃后如何补救都不知道,如何防御?”
他指着模型上闪烁的红色区域:“通过主动的、可控的压力测试,我们可以精准定位最脆弱的阵眼和灵路,提前进行加固;可以测量出各区域的最大承压值,优化能量分配;甚至可以模拟大阵局部失效后的连锁反应,制定应急接管方案!这些数据,是我们在最终决战中能否多撑一刻、甚至找到反击机会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赵乾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重,“我们需要验证一个关键的猜想——根据‘谛听’计划和‘灵力雷达’的监测,我们怀疑玄骨逆转大阵的‘钥匙’与‘陨星台’遗址有关,其机制可能涉及利用‘星陨’仪式能量与大阵核心频率产生致命共振。压力测试中,我们可以尝试模拟这种共振效应,看大阵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致命的‘后门’!”
最后一点,打动了所有人。找出并堵上这个可能的“后门”,比单纯增强防御更重要。
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和灵枢的精密风险推演后,云鹤真人最终拍板:“准!执行压力测试计划!但必须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测试过程分阶段进行,一旦出现不可控迹象,立即终止!所有单位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意外!”
代号“锻铁”的护山大阵压力测试计划,在极度紧张的氛围中启动。这无疑是一场豪赌,赌的是科学派的控制能力,赌的是护山大阵的韧性,赌的是流云宗最后的运气。
测试准备阶段:
科学派与器堂、符堂精锐倾巢而出,在灵枢的统筹下,进行了周密的准备:
1. 全方位监测网络升级: 在原有监控基础上,在所有关键阵眼、主要灵路节点加装了数千个高精度“灵力波动频谱分析”传感器和“纳米机器人”构成的微观损伤探测网络,实现对整个大阵能量流动和结构应变的实时、微观级监控。
2. 可控压力源部署: 利用“全自动防御塔群”中部分攻击塔(“裂空”塔)和“地脉灵力发电站”的冗余输出,构建了多个可精确控制强度和位置的“压力施加点”。这些压力源可以模拟魔气冲击、能量腐蚀、物理撞击乃至特定频率的灵波干扰等多种攻击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