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多宝阁内遇刁难 瑾儿解围显慧心**
既存了探听消息与赚取点券的心思,陈观第二日便收拾妥当,揣上地师印和所剩不多的几钱散碎银子,再次来到了南大街的多宝阁。
此番前来,心境与上次捡漏时大不相同。上次是撞大运,此番却带了几分主动出击的意图。他一边踱步浏览着货架上的物件,一边暗中运转那丝微薄的灵气,尝试与怀中的地师印建立更深的联系,希望能借此感应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息。
许是他这身浆洗发白的青衫与这气派店铺格格不入,又或是他只看不买、神色专注的样子引人侧目,一个穿着绸缎坎肩、嘴角下垂的伙计踱了过来,语气不冷不热:“这位客官,想看点什么?我们多宝阁的物件,可都不便宜。”
这话里的轻视意味明显。陈观眉头微皱,但懒得与这等小人物计较,只是淡淡道:“随意看看。”
那伙计见他如此,撇了撇嘴,竟不远不近地跟着,目光时不时扫过他,防贼一般。
陈观心中不悦,却也无可奈何。他集中精神,借助地师印的微末感应,目光扫过一排排瓷器、玉器、杂项。大部分东西气息平平,偶有几件带着微弱“宝光”的,价格也标得极高,毫无捡漏空间。
正当他有些气馁,准备离开时,目光却被角落博古架底层一个不起眼的笔洗吸引。
那笔洗呈荷叶形,颜色是暗沉的青灰色,边缘还有几处磕碰留下的瑕疵,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但在地师印的模糊感应中,这笔洗内部似乎蕴藏着一股极其内敛、温润平和的“气”,与它外表的粗陋截然不同。
他不动声色地走近,拿起笔洗细看。入手沉实,质地细腻,虽无光彩,却自有一股古拙韵味。
“系统,扫描这个笔洗。”
“叮!扫描完成。目标物品:【宋代龙泉窑青瓷荷叶笔洗(残)】。虽有多处磕碰,釉色失光,然胎骨精良,器形优雅,内蕴文气。系统估价:80点券。”
八十点券!陈观心头一跳。再看标价牌,上面写着“旧笔洗,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换算才5点券!转手就是十六倍利润!
他强压住激动,正欲开口问价,旁边那一直盯着的伙计却抢先一步,阴阳怪气道:“客官好眼光,这破笔洗放这儿几年都没人要,您要是喜欢,给四两银子拿走便是。”言语间,仿佛施舍一般。
陈观心中冷笑,这伙计果然狗眼看人低。他正要还价,一个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四两?张伙计,你这价开得,怕是忘了多宝阁‘童叟无欺’的招牌了吧?”
陈观回头,只见苏瑾儿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正站在他身后不远处。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裙衫,未施粉黛,却清丽脱俗,此刻正微微蹙着秀眉,看着那伙计。
那姓张的伙计见到苏瑾儿,脸色顿时一变,先前那点倨傲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讪笑:“原来是苏姑娘,您……您怎么来了?”
苏瑾儿却不理他,走到陈观身边,目光落在他手中的荷叶笔洗上,仔细端详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看向陈观,轻声道:“陈公子好眼力。此物虽残,然形制古雅,胎釉尤是上乘,若瑾儿所料不差,当是前朝龙泉窑的精品,只是年深日久,失了光彩。四两银子,确是辱没了它。”
她声音不大,却条理清晰,一语道破这笔洗的来历和价值,不仅那伙计听得目瞪口呆,连陈观也暗自惊讶。这苏瑾儿,竟有如此见识?
“苏……苏姑娘说笑了,”张伙计额头见汗,强笑道,“这就是个破烂……”
“破烂?”苏瑾儿眸光一转,看向那伙计,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多宝阁的朝奉若是听见你将前朝名窑器物称作‘破烂’,不知会作何感想?更何况,我记得贵店东家最重声誉,若知伙计如此待客,恐怕……”
她话未说完,那伙计已是脸色发白,连连摆手:“苏姑娘息怒!是小的眼拙,是小的眼拙!”他连忙转向陈观,赔着笑脸,“这位客官,刚才是小人有眼无珠,您千万别往心里去。这笔洗……您若真心喜欢,按标价,五两银子,您看如何?”
陈观心中暗爽,这苏瑾儿几句话,不仅替他解了围,还省了他一番口舌。他看向苏瑾儿,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苏瑾儿微微颔首,唇角似有若无地勾起一抹浅笑。
“既如此,便五两吧。”陈观不再犹豫,掏出五两银子付了账,将那青瓷笔洗小心包好。
交易完成,那伙计如蒙大赦,赶紧溜到一边去了。
陈观与苏瑾儿并肩走出多宝阁。
“方才多谢苏姑娘仗义执言。”陈观再次道谢,“若非姑娘,恐怕还要多费一番周折。”
苏瑾儿轻轻摇头:“公子客气了。是那伙计无礼在先。倒是公子,竟能从那堆杂物中识得此物,眼光独到,令瑾儿佩服。”她美眸流转,带着一丝好奇看着陈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