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之墟,位于青云宗势力范围与一片广袤荒漠的交界处。据说上古时期曾有天外流火坠落于此,砸出巨大深坑,地火经年不熄,形成了这片终年高温、遍布熔岩河流与奇特火系生物的险地。这里火灵之气狂暴而浓郁,盛产各种外界罕见的火系矿石、灵草,但也危机四伏,不仅有强大的火系妖兽,还有随时可能喷发的地火毒瘴和流沙陷坑。
宗门组织弟子前往流火之墟外围历练,既是磨砺,也是一次重要的资源采集任务。能被选中的,基本都是内门精英或者外门中实力拔尖、或有特殊技艺的弟子。
陆凡能以练气四层的修为混进这支队伍,全靠赵铁柱执事的力荐和他在黑水谷任务中展现出的“特殊价值”。队伍算上带队的两名筑基初期执事,共计二十人。当其他弟子看到陆凡这个明显拉低队伍平均修为的“关系户”时,眼神各异,有好奇,有不屑,也有漠然。
带队执事之一,正是与陆凡有过一面之缘的陈风。他看到陆凡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邃,但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公事公办地强调了纪律和安全。
另一名带队执事姓韩,是个面色红润、嗓门洪亮的中年人,似乎对陆凡这个“符箓怪才”颇有兴趣,路上还特意找他聊了几句关于“扰灵粉尘”的原理。
陆凡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对谁都笑脸相迎,将自己定位成一个“跟着长见识、顺便捡点研究材料”的技术人员。他依旧背着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裹,里面塞满了各种瓶瓶罐罐和奇形怪状的道具。
队伍乘坐宗门的飞行法器,耗费数日,终于抵达了流火之墟的外围。还未靠近,一股灼热的气浪便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味。放眼望去,大地一片赤红,龟裂的土地上冒着丝丝白气,远处有暗红色的熔岩如同河流般缓缓流淌,更深处则是一片被扭曲热浪笼罩的模糊景象。
“所有人注意!流火之墟外围同样危险!不得单独行动,不得深入超过标记红线区域!采集任务以‘赤焰石’、‘火绒草’、‘地火莲’(非灵物品类)为主,遇到危险立刻发射信号!”韩执事声如洪钟,再次强调纪律。
队伍分散开来,开始在外围区域搜索资源。内门弟子们大多艺高人胆大,结成小队朝着资源更丰富的区域推进。外门弟子则相对谨慎,在相对安全的区域仔细搜寻。
陆凡没有跟着任何小队,他选择了一条看似贫瘠、没什么人光顾的干涸河床。这里温度极高,地面烫脚,除了几簇耐热的红色苔藓,几乎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资源。
但陆凡却如同发现了宝藏。他蹲下身,从包裹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玉铲和一个特制的兽皮袋,开始……挖土?
没错,就是挖土!他专挑那些被高温炙烤得酥脆、颜色暗红、夹杂着细微结晶的泥土,小心翼翼地铲起来,装入兽皮袋中。
偶尔有路过的弟子看到他这怪异的举动,都投来疑惑的目光。
“陆师弟,你挖这些废土做什么?”一个相熟的外门弟子忍不住问道。
陆凡抬起头,抹了把汗,脸上露出“研究者”特有的专注笑容:“哦,这些泥土长期受地火炙烤和火灵之气浸润,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蕴含了丰富的火煞微粒和惰性火灵因子,是研究新型‘地火余烬符’和改良‘扰灵粉尘’抗高温性能的绝佳材料!”
他一番半真半假、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说辞,顿时让那弟子肃然起敬,虽然完全没听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实际上,陆凡挖这些土,一方面确实是为了补充制作“地火余烬符”的原材料(效果比普通泥土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他怀中的那块无名多孔石,正通过这些富含火灵之气的泥土,以一种惊人的效率,疯狂吸收和提纯着周围环境中的火系能量!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蜂窝石内部的能量储备正在飞速增长,释放出的滋养金莲子火的火灵之气也变得更加精纯和浓郁!这流火之墟,对别人是险地,对他和金莲子火来说,简直就是洞天福地!
他一边“辛勤”地挖着土,一边暗中引导着那精纯的火灵之气滋养子火。那缕金色光点如同泡在温泉里,传递出无比满足和愉悦的意念,光芒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极其缓慢地变得凝实。
除了挖土,陆凡还展现了他“捡漏王”的本色。他不去争夺那些显眼的赤焰石和火绒草,而是专门留意那些被其他人忽略的“边角料”。
比如,一株被妖兽啃噬过半、灵气流失严重的“枯焦木”,他如获至宝地收起来(可用于制作带有焦糊干扰气息的符箓)。
一块颜色黯淡、布满裂纹、几乎没什么灵气的“废火晶”,他仔细端详后收起(内部结构特殊,或许能用于储存特定类型的混乱灵力)。
甚至看到一摊早已凝固、毫无价值的火山玻璃,他也要敲下一小块研究半天(透明度高,硬度尚可,或许能磨制成特殊的透镜,用于聚焦光线或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