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书桌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林星遥指尖捏着马克笔,正给漫画里的苏砚深添上一对小小的猫耳,手机突然在桌面震动起来。
是出版社编辑发来的消息,附带着一张长长的清单,上面列满了读者的留言。
“崽崽,你看这个。”苏砚深端着热牛奶走过来,弯腰把手机递到她面前。
屏幕上,读者的话像暖融融的小太阳:“看了《星遥的漫画日记》,我开始试着记录每天的小开心了”
“姐姐和苏先生的故事,让我觉得生病也不可怕”
“好想当面跟姐姐说,谢谢你的漫画治愈了我”。
林星遥的眼睛慢慢亮起来,指尖轻轻划过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
自从书稿整理完成后,她的状态好了很多——躁期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熬夜,抑郁期也能在苏砚深的陪伴下慢慢走出房间,连哮喘发作的次数,都从以前的一周两三次,变成了偶尔才会出现一次。
“他们……真的这么觉得吗?”她抬头看向苏砚深,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故事很普通,甚至因为病情而自卑,从未想过这些日常碎片,能给别人带来力量。
苏砚深把热牛奶放在她手边,揉了揉她的头发:“当然是真的。我跟出版社商量了一下,想给你办个小型签售会,只邀请清单上这些经常留言的读者,就我们几个人,像朋友聚会一样,好不好?”
“签售会?”林星遥愣住了,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马克笔。
以前她连在社交平台发动态都要犹豫很久,更别说当面和陌生人交流了。
可一想到那些温暖的留言,她又有点心动——或许,真的可以试着和他们说声谢谢。
苏砚深看出了她的犹豫,蹲下来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她安定:“不用勉强,如果你不想,我们就不办。”
林星遥咬了咬唇,低头看着书桌上的漫画——那一页画的是她和苏砚深在公园喂猫,阳光落在他们身上,连猫咪的绒毛都透着暖意。
她想起读者说的“治愈”,突然觉得,或许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小太阳。
“我想试试。”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坚定。
签售会定在周末的一家独立书店里,面积不大,却被布置得格外温馨——墙上贴满了林星遥的漫画原稿,书架上摆着《追光》,角落里还放着她和苏砚深一起养的流浪猫的玩偶。
苏砚深特意叮嘱出版社,不要对外宣传,只通过私信邀请了二十位读者,每一位都提前确认了时间,确保不会让林星遥感到压力。
签售会当天,林星遥坐在书桌后,手里攥着苏砚深提前给她准备的薄荷糖,指尖微微有些发凉。
苏砚深站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紧张,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第一个走进书店的是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手里抱着一本《追光》,脸上带着腼腆的笑:“作者姐姐,我……我是因为你的漫画,才敢去看心理医生的。以前总觉得抑郁症是很丢人的事,可是看了你写的‘抑郁期也可以慢慢走’,我突然就有勇气了。”
林星遥的眼眶瞬间就热了,她拿起笔,在书的扉页上认真地写:“愿你每天都有小开心,我们一起慢慢来。”
写完后,她抬头对女生笑了笑:“谢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些,你真的很勇敢。”
女生接过书,眼泪掉了下来,却笑得很灿烂:“谢谢姐姐,我会加油的!”
接下来的读者,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有个男生说,他妈妈也有哮喘,看了漫画里苏砚深照顾林星遥的细节,才知道平时该多注意什么;有个阿姨说,自己退休后总觉得生活没意思,看了漫画里的日常,开始学着每天煮一杯热牛奶,养一盆小多肉;还有个高中生说,她和好朋友吵架了,看了漫画里“吵架后和好的拥抱更暖”,主动发了道歉信息,现在两人又和好了。
林星遥一边听着,一边认真地在每本书上写下不同的祝福,偶尔还会和他们聊几句。
她发现,和这些温暖的人交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反而像被阳光裹住一样,心里暖暖的。
苏砚深站在旁边,看着她眼里的光越来越亮,嘴角也忍不住扬起笑容。
签售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个女生递过来一张画纸,上面画着林星遥和苏砚深坐在飘窗上的样子,旁边写着:“谢谢你们的故事,让我相信爱和陪伴的力量。”
林星遥接过画纸,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她抬头看向苏砚深,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那一刻,她突然觉得,所有的不安和自卑,都在这些温暖的瞬间里,慢慢消失了。
签售会结束后,苏砚深带着林星遥去医院复查。
以前每次来复查,林星遥都低着头,很少说话,这次却主动打了招呼。
“星遥,最近感觉怎么样?”李医生一边翻着病历本,一边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