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中医院的议事厅内,水晶吊灯将檀木屏风上的云纹投影摇曳在青砖地面,空气中浮动着若有若无的龙脑香。整面墙的书架被临时清空,露出素白的宣纸底衬,八盏青铜烛台分立两侧,烛火在防风琉璃罩中明灭,将临时布置成 “典籍交接场” 的空间勾勒出庄重轮廓。
三指厚的明黄色绸缎铺满紫檀木长案,绸缎边缘绣着暗金缠枝莲纹,在烛光下泛着柔和光晕。慕容澈垂眸敛袖,月白色锦袍下摆扫过青砖,十二枚鎏金盘扣随着动作轻碰出细碎声响。他掌心沁出薄汗,却依旧以最标准的古礼,将镶银边的樟木盒捧至与眉齐平的高度。
盒身纹理如墨色江河蜿蜒,八道纯银镶边在接缝处组成北斗七星图案,第七颗星尾延伸出凤凰图腾。“慕容家医武秘藏” 六个古篆字以朱砂填色,历经百年仍鲜艳欲滴,每一笔划都暗含医理穴位走向。盒角悬挂的铜制封印呈双面浮雕,正面是悬壶济世图,背面刻着 “非嫡传不得观” 的祖训,封印底部还残留着上一次开启时的火漆痕迹。
这方古朴的檀木匣泛着温润的包浆,盒盖上錾刻的云雷纹间,医武汇通 四个错金篆字在烛光下流转着神秘光晕。乾隆三十七年,慕容氏先祖以太医院判身份奉旨编撰《医武汇通》,将宫廷秘藏的中医经络学说与大内高手的内劲修炼法门熔于一炉。这套耗费慕容家七代人心血的典籍,历经白莲教起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等劫难,每次转移都由族中最强者背负,匣底暗格至今还留着第五代家主血战护书时溅落的血渍。
掀开匣盖,泛黄的宣纸上墨迹如新,第一卷《子午流注内劲篇》详细记载着如何根据十二时辰气血运行规律修炼内劲,配图中人体经络与奇经八脉的走向竟与古武穴位完全重合。第二卷《百药淬体诀》更令人惊叹,将何首乌、紫河车等药材配伍熬煮成药浴,配合特定的运功法门,竟能重塑武者筋骨。最珍贵的当属末卷《武医双生录》,记载着慕容先祖独创的 金针透穴掌—— 以指为针,以内劲为药,既能点穴制敌,又能疏通经络治病救人。这些本该藏于宗族禁地的秘典,此刻却因某个与神秘组织的百年之约,即将打破世代传承的禁忌。
“林先生,家祖父特意叮嘱,此套典籍需以‘传承之礼’相赠。” 慕容澈掀开盒盖,里面整齐叠放着三本线装手抄本,纸张泛黄却字迹清晰,封皮分别写着《玄冰医脉论》《灵穴劲法考》《世家疗伤秘录》,“《玄冰医脉论》记载古武修炼者的‘灵脉调理术’,《灵穴劲法考》详解‘穴位与劲气共振’的原理,《世家疗伤秘录》则收录了二十余种‘古武创伤应急疗法’—— 这三本合在一起,是慕容家‘以武辅医、以医养武’的核心传承。”
林峰接过《玄冰医脉论》,指尖刚触到纸页,就感觉到微弱的灵气波动 —— 原来纸张在制作时浸泡过 “玄冰草汁液”,不仅能防虫蛀,还能保存典籍中记载的 “灵脉图谱” 灵气印记。翻开第一页,里面除了手绘的人体灵脉图,还有历代家族医者的朱批,其中一段写道:“玄冰劲伤非独用劲解,需以‘冰泉针’刺‘天泉’‘曲泽’二穴,引劲气入脉,辅以灵草膏敷之,方得根治。”
“这和现代灵气医疗的‘穴位灵气疏导’原理完全相通!” 苏清月凑过来,指着灵脉图上的 “天泉穴”,“我用双生脉感应过,这个穴位是‘古武灵脉’与‘现代经络’的交汇点,用纯阳劲疏导时,若配合玄冰劲的‘细流劲法’,能减少 30% 的灵气损耗 —— 之前治疗慕容长老时,要是早看到这个,效率还能再提升。”
周明远则对《灵穴劲法考》产生了浓厚兴趣,书中记载的 “劲气共振阈值” 让他眼前一亮:“古武认为‘劲气入穴需合穴性’,比如‘气海穴’喜‘温劲’,‘太冲穴’喜‘柔劲’,这和‘灵气适配’理论中的‘穴位灵气耐受度’完全对应!我们可以建立‘穴位 - 劲气 - 灵气’三维模型,把古武的‘劲法’转化为可量化的‘灵气输入参数’。”
为验证医武融合的可行性,团队决定以慕容家的年轻子弟慕容轩为实验对象 —— 他三年前修炼玄冰劲时不慎 “劲气岔入肝经”,导致右肋时常隐痛,虽不影响修炼,却成了隐患。按照《世家疗伤秘录》的方法,需用 “玄冰劲推拿 + 冰泉针”;而现代方法则是 “纯阳劲疏导 + 灵气镇静剂”,这次尝试将两者结合。
治疗在异能门诊的干预区进行:第一步,慕容澈以 “柔劲” 推拿慕容轩的右肋,按照《灵穴劲法考》记载的 “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两圈” 手法,松动岔入肝经的玄冰劲 —— 这比单纯用纯阳劲强行疏导,能减少患者 70% 的疼痛感;第二步,林峰用 “冰泉针”(在玄冰泉露中浸泡过的银针)刺 “期门”“章门” 二穴,同时将纯阳劲以 “脉冲状” 注入,脉冲频率严格按照《玄冰医脉论》记载的 “与玄冰劲共振频率 1:1.2” 设置;第三步,苏清月用双生脉构建 “灵气稳定场”,确保两种劲气在经脉中平稳融合,不产生冲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