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三潜山山顶。
听着晏羽随口而出的诗句。
十几个将领纷纷昂头挺胸,感受山顶清风拂过。
心中充满说不出的成就感。
“校长好诗啊!两年前我们还是地里刨食的乡野村夫,现在都成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了。”
这平时少言寡语的大门,怎么也学会拍马屁了?
晏羽白了大门一眼说道:“这是辛弃疾的诗句,平时得空多读点书。”
见大门低头不语。
晏羽又向丁二狗问道:“我军大举东进庐州,张凤翼的大军可有动作?”
“回校长!张凤翼只是派多股骑兵频繁骚扰,未有派大军前来阻扰的意思。”
“这张凤翼也是够沉得住气的,看来是打算舍弃庐州城了。”
“校长!若我军拿下庐州城后,张凤翼还不为所动,还继续东进吗?”
“干嘛不东进?拿下滁州城后,南下可威胁南京,继续东进可兵临杨州,截断京杭大运河,彻底将腐明切割成南北两块。”
“只怕我大军东进得太远,张凤翼绕过六安州,从德安府入湖广。”
“换家?崇祯敢让张凤翼和我军换家吗?”
丁二狗陈思一会后。
又说道:“眼下明言人都能看出,腐明这艘破船沉沦在即,王在晋与史可法夺兵权,两广、贵州和福建等省总督巡抚,暗地愿意与黑冰台拉扯,这都是先兆。”
“你的意思是张凤翼也有可能拥兵自重,想割据一方。”
“不可不妨,虽说张凤翼未必有拥兵自重的威望,但那些边镇总兵将军杀进湖广后,可未必愿意退回边关苦寒之地。”
是啊!
乱世到来之时,只有稍有兵权的将领,都想割据一方。
广积粮、缓称王,应对将来争霸。
晏羽思虑了一会。
问道:“你有什么提议?”
“眼下各旅都有作战任务,只能调用三大新兵预备连新组成一旅,镇守德安府。”
“临时组建一旅,旅长、营长和连长都要临时拼凑,难以发挥战斗力。”
丁二狗想了一想后。
说道:“要不给莽夫(晏水生)加加担子。”
“加担子?这是给他升官吧!不过眼下就晏水生第二军第五旅驻扎在襄阳,离德安府最近。”
“那抽调几个预备连给晏水生,用来加强德安府方向防御?”
晏水生的第二军主要是盯着西路的洪承畴大军。
若是在让晏水生再去防着张凤翼突袭,恐怕有些首尾难顾。
晏羽目光看向卢同光。
卢同光却抢先一步说道:“校长!职下已留下一个辎重营,外加七个预备连镇守六安州,就是为了保证张凤翼不敢从大别山方向进犯,德安府本就是那莽夫镇守范围地区。”
丁二狗笑道:“之前你第七旅主力在六安州,张凤翼自然不敢越过六安州南下德安府,但现在六安州不过两千汉家人民军,张凤翼也不用担心菊花不保,便敢南下德安府了。”
“二狗子,那张凤翼明显是在等腐明各路大军就位,同时向我汉家人民发难,我这时去驻防德安府,未必能等张凤翼大军,而且这张凤翼老奸巨猾,就用骑兵骚扰,我军想追都追不上。”
“你就是想随校长东征去立大功,找这么多借口干嘛!只是德安府防守关乎校长全盘布局,必须有一大将坐镇。”
“别给我戴高帽,你也是少将军衔,你怎么不去啊!”
“我这不是要留下来给校长参谋划策吗?”
“我屁!你是汉家人民军左参谋长不假,你可别忘了,我卢同光不但是第七旅旅长,也还是汉家人民军右参谋长,也可为校长参谋划策。”
在丁二狗与卢同光的拌嘴声中。
晏羽又扫过十几个将领。
单独镇守德安府防线,不但要有军事谋略。
更要有威望,能调动行政部官员配合,能调动各州县民兵的威望。
扫射一圈下来。
在场的将领也就丁二狗、卢同光和大门三人,有威望调动德安府及周边一切资源。
但东征的顺利与否,关系到迫腐明各路大军正面决战。
晏羽可不希望与腐明的对战,拖个一两年,让建奴捡了便宜。
在晏羽的挨个扫射中。
卢同光谏言道:“校长!其实德安府防线还有一大将可兼顾!”
“说说看!”
“第一旅旅长曹木根,我汉家人民军此轮与腐明官军决战,所有意图都是将腐明大军挡在我汉家人民军治下之外,那身在腹地的武昌城就没必要留守一旅坐镇,而且武昌新兵大营中还有十五个预备连,曹木根完全可率两个作战营,十个预备连坐镇德安府。”
“若是张凤翼不惜一切代价攻击德安府府,四千兵力可撑不住多久,让曹木根把炮兵营也带上,如此哪怕挡不住张凤翼大军,也能撑个十天半月。”
六安州到庐州城虽说不过三百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