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冰城哈尔滨。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暖意融融。
老李一家三代同堂,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当许昊唱完《中国少年说》,主持人喊出“微光送福”的密钥时,原本还算克制的家庭氛围瞬间爆炸。
“快!手机都拿出来!微光打开!”
老李的大儿子,一个三十多岁的程序员,第一个吼了出来,手指已经在屏幕上快戳出残影。
他刚更新完微光5.0,绑定了银行卡,就等这一刻。
老李年近七十,戴着老花镜,拿着儿子给他新买的HT-ONE,手忙脚乱:
“咋弄啊?这个‘微光’在哪儿呢?点哪儿?”
“爸,点这个红色的图标!对!然后这里,输入‘微光送福’!快!”
儿媳妇在一旁急得直接上手指导。
刚上初中的小孙子更是早就准备好了,嘴里念念有词:
“8888!8888!给我来个8888!”
几秒钟后。
“啊!我抢到了!68块!”
大儿子第一个喊出来,兴奋地挥了挥手机。
“我也有我也有!5块2!”
儿媳妇也笑了。
小孙子看着手机屏幕,小脸垮了下来:
“啊?我才8毛?”
老李在儿子的帮助下,终于笨拙地输入了密钥,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上弹出一个红包,他小心翼翼地一点。
“1……1块8?”
老李看着屏幕上的数字,有些茫然,随即又乐了,
“嘿嘿,真给钱啊?这许昊……实在!”
虽然金额不大,但这种全家一起参与、即时到账的惊喜感,让这个传统的家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欢声笑语。
老李拿着手机,反复看着那1.8元的余额,嘀咕着:
“这玩意儿,神了。”
“密钥是‘微光送福’!兄弟姐妹们冲啊!”
“手快有手慢无!!”
“啊啊啊卡住了!微光你争点气啊!”
“抢到了8.88!吉利!”
“哈哈哈我奶奶抢到2块钱,高兴得像个孩子!”
“许昊牛逼!真金白银啊!”
深圳,一栋依旧亮着不少灯光的写字楼里。
26岁的设计师林薇,因为一个紧急项目,不得不留在公司加班。
偌大的办公区只剩她一人,电脑屏幕上还闪烁着未完成的设计稿,旁边的平板正播放着春晚直播,更多是为了听个响,驱散孤独感。
当许昊出场时,她才稍微抬起头。
听到“十亿红包”和密钥,她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拿起了桌上的HT-ONE——这是她花了好几个月工资排队买的。
她熟练地打开微光,点击,输入“微光送福”。
流程一气呵成,没有家人的喧闹,只有她独自在空旷办公室里的期待。
红包展开的动画闪过。
屏幕上跳出的数字,让她疲惫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888.88元”!
林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下意识地捂住了嘴。
对于一个加班到除夕夜的打工族来说,这接近一千块的意外之财,带来的慰藉远超其面值。
她立刻截屏,几乎是带着一丝发泄般的激动,将截图发到了公司的微光群里,配上文字:
“感谢许董!加班福利!![流泪][流泪]”
沉寂的公司群瞬间被炸醒。
“卧槽!888.88!”
“薇薇你这是什么神仙手气!”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许昊还缺加班的人吗?我也可以!”
看着群里同事们的羡慕和调侃,林薇忍不住笑了,之前的疲惫和孤独感仿佛被这个大大的红包驱散了不少。
她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开心地告诉父母自己抢到了大红包,电话那头,父母的笑声也格外欣慰。
“沾沾喜气!求大包!”
“我抢了0.5……人比人气死人”
“888.88!!!这是什么欧皇!”
“许昊这是给所有除夕夜还在奋斗的人发安慰奖啊!”
“瞬间觉得加班也没那么苦了……”
英国,伦敦。这里是下午时分,但华人留学生公寓里,年味一点不差。
几个留学生聚在一起,围着笔记本电脑看春晚直播,桌上摆着从中国城采购的年货和自己动手做的、不甚地道的年夜饭。
当红包环节开始时,房间里响起了比国内更激动的尖叫。
“快快快!国内现在几点了?没错过吧?”
“微光送福!赶紧输入!”
由于网络延迟和距离,他们的操作比国内慢了一两拍,紧张感更甚。
“啊!我抢到了!18.8人民币!虽然不多,但感觉像抢到了回家的机票!”
一个女生兴奋地喊道。
“我这边怎么显示网络错误?再试一次!”
“抢到了!6.66!六六大顺!”
对他们而言,抢到的不仅仅是红包,更是与祖国、与家人的一种紧密连接。
那清脆的到账提示音,仿佛跨越了时区和海洋,将故乡的年味真真切切地送到了他们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