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声如雷,撕裂了奉天兵工厂靶场上空凝滞的空气。
大地震颤,硝烟混着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呛得人直咳嗽。
郭松龄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镜片上都蒙了一层薄薄的灰。
他快步走到张作霖身边,脸上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大帅!刚试射的三发炮弹,全部命中八百米外固定靶!根据测算,弹道比之前更稳定,有效射程提升了百分之十五!”
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奉天钢刚出炉,就能有如此战果,意味着奉军的炮兵战斗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周围的军官们闻言,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然而,张作霖只是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从嘴角取下嚼得发白的草棍,眯着眼看向远处的靶子。
他身边的兵工厂总办陈子昭是个技术狂人,见状立刻补充道:“大帅,郭参谋长说得没错。这批新钢材性能卓越,要是咱们能给炮弹加装一个简易的陀螺稳定器,利用高速旋转的惯性,就能极大减少飞行中的风偏影响,精度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这话一出,在场懂行的人都暗自点头。
陀螺仪,这玩意儿在西方可是顶尖技术,虽然金贵,但效果是实打实的。
谁知张作霖听完,却把草棍往地上一吐,咧开大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
他一巴掌拍在陈子昭的肩膀上,力道大得让他一个趔趄,只听张作霖用他那标志性的东北大嗓门吼道:“什么他娘的‘减少风偏’?格局小了,老弟!老子不要它打得更准,老子要它……自己会找目标!”
整个靶场瞬间鸦雀无声,连风似乎都停了。
所有人都像被点了穴一样,呆呆地看着张作霖,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炮弹……自己找目标?
张作霖环视一圈众人见了鬼似的表情,越发来劲,他把手一挥,唾沫星子横飞:“都听好了!三天,老子就给你们三天时间!给老子研究出来,怎么让这炮弹长上腿,能追着小日本的屁股跑!”
寂静持续了三秒,终于被一声没憋住的噗嗤声打破。
卫队的刘二嘎笑得弯下了腰,眼泪都快出来了:“大帅,您这可真是……炮弹要是长了腿,那不得给它配双合脚的军靴?还得是防滑耐磨的!”
“哈哈哈哈——”全场哄堂大笑,刚才那股子诡异的气氛一扫而空。
军官们都当大帅是在开玩笑,用这种方式激励大家。
可他们不知道,张作霖是认真的。
第二天,《奉天公报》的头版头条,用加粗的大号铅字刊登了一篇“大帅语录”特辑。
标题就很唬人——《论现代战争之新形态:从铁疙瘩到智能体》。
里面赫然写着张作霖在靶场的“豪言壮语”:“未来的战争,拼的不再是钢铁,而是脑子!是‘聪明弹’!咱们奉军的炮弹,就要做到会拐弯、会加速、会自己认人!它得知道,谁是占我土地的土匪,谁是卖国求荣的汉奸,然后自己追上去,一炮送他回姥姥家!”
这篇报道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京津地区的军工界炸开了锅。
北洋兵工署署长,一个留洋回来的老学究,捏着报纸冷笑了半天,对身边的人说:“这张作霖,怕不是在奉天被枪炮声把脑子给震坏了。炮弹会认人?他当自己是玉皇大帝,能给炮弹开光吗?荒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时间,“张作霖疯了”的流言传遍了北平的街头巷尾。
然而,当这份报纸被加急翻译送达日本东京的陆军技术本部时,气氛却截然不同。
一场紧急闭门会议连夜召开,与会者全是日本军工领域的顶级专家。
一名戴着金边眼镜的少将把报纸拍在桌上,脸色铁青:“诸君,满洲的张作霖公开宣称正在研究‘自导炮弹’。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奉天兵工厂近期的技术突破有目共睹。万一……我是说万一,这‘聪明弹’真的被他给搞出来了,哪怕只是雏形,我关东军在南满的集结地、补给线,将再无任何天险可守!”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恐惧,像病毒一样在这些日本精英的心中蔓延。
当天深夜,奉天大帅府,张作霖正盘腿坐在炕上,美滋滋地抽着烟。
他眼前,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淡蓝色光幕正闪烁着。
【检测到宿主“长腿炮弹”言论,已成功突破当前时代军事常识认知边界!】
【情绪波动值统计中……】
【荒诞+72(来自北洋政府及各路军阀)】
【震惊+83(来自京津军工界)】
【恐惧+90(主要贡献者:日本陆军技术本部)】
【崇拜+94(主要贡献者:奉军炮兵营全体官兵)】
【特别提示:因部下刘二嘎在七个军营内,添油加醋连讲三遍“大帅的炮弹追着鬼子炸”的评书故事,成功形成情绪共振,额外触发“民间战争幻想”概念加成!】
【综合评定,奖励发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