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一):奇门定基筑边城·黑狼窥伺起狼烟
长安城的喧嚣与佛门的怨念,似乎都随着那十万两黄金入库的清脆声响,被李之源抛在了脑后。于他而言,那不过是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是繁忙主业之外的一点“意外之财”。他的心思,早已飞向了北方那片新拓的、充满无限商机和挑战的广袤天地。
北疆二十三城虽已纳入版图,王强的镇北军也已初步站稳脚跟,但如何真正消化这片土地,并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战略优势,才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面对广袤无垠、部落林立、盛产优质战马和牛羊的草原,李之源的目光充满了商人的贪婪和战略家的审视。
“光是守着城池收税,能赚几个钱?”唐王府的书房内,李之源对着巨大的北疆及草原地图指指点点,对眼前的王强、秦玉龙(已通过信件联系)和程度说道,“草原上的牛羊马匹,尤其是那些能作为战马的良驹,才是真正的宝贝!还有他们的皮毛、药材…以前要通过几道中间商,价格又高,货源还不稳。现在咱们家门口就是草原,这生意要是做不起来,简直天理难容!”
王强挠挠头:“源哥儿,道理俺懂。可草原那帮蛮子,散得很,今天这个部落来换点盐,明天那个部落来卖点皮子,不成规模,还老打架。咱们总不能派兵押着商队一个个部落跑吧?那得多少兵?累也累死了。”
“所以不能等他们来,得让他们主动来,还得规规矩矩地来!”李之源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一个位置,“咱们得在这里,建一座城!一座专门用来和草原做生意的城!”
程度凑过去一看,那地方位于新拓领地西北边缘,标注着几座小山和一条河流的名字,目前还是一片荒芜。“在这儿建城?源哥儿,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你懂什么?”李之源白了他一眼,“玉龙的信里说了,这地方是他根据古籍记载和我之前提过的‘奇门遁甲’原理,初步筛选出的几个点位之一。西边直面草原最丰美的草场,东边连接咱们的粮仓和工坊区,南边距离铁壁关旧塞不远,可获支援。关键是地势!”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玉龙说此地‘三山环抱,如太师椅稳坐;一水玉带,似财源滚滚来’。藏风聚气,易守难攻,是建立贸易据点和军事要塞的上佳之所!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定边城’!定北疆之边,定商路之边!”
王强听得云里雾里,但觉得“易守难攻”很合他胃口:“要是真像军师说的那么好,那确实是个好地方!俺这就派人先去扎个营寨!”
“不!”李之源一摆手,“要建,就建一座真正的城!一座能彰显我玄唐气度、让草原蛮子一看就心生敬畏、不敢造次的雄城!本王要亲自去主持修建!”
此言一出,连程度都吓了一跳:“源哥儿,你亲自去?那边可比不得长安,苦寒之地,而且说不定还有流寇散兵…”
“怕什么?”李之源浑不在意,“有强子在,有六宗师跟着,还有本王新琢磨出来的几手保命本事,谁能动我?再说了,这么大的生意,不去亲自盯着,我不放心。”
他决心已定,立刻雷厉风行地安排起来。留下秦玉龙在长安总揽大局(主要是赚钱和应付皇帝),带上程度(负责艺术指导和宣传),点齐王强麾下最精锐的一部兵马以及大量从风行商行工坊抽调的工匠、账房、管事,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建城团”,携带着海量的物资、银钱和图纸,北上前往那片选定之地。
数日后,队伍抵达目的地。眼前是略显荒凉但视野开阔的河谷地带,三座不高却走势奇峻的山峦呈品字形分布,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山间蜿蜒流出。李之源登上中间那座山的山顶,环顾四周,只觉得心胸开阔。
他闭上双眼,默运《玉清一气功》,精神力缓缓扩散,同时脑海中依照《奇门遁甲》的法门,推演此地山川地势、气流走向、水脉分布。
“乾山高耸,坤位平缓,震巽有路,坎离得水…妙!果然妙!”李之源睁开眼,精光四射,“玉龙选的地方果然没错!此地不仅是商贸要冲,更是一处天然的聚灵之地,于我的修行也大有裨益!”
他当即下令,以最高效率开工!依据奇门布局,划定城墙走向、城门位置、功能区划。王强负责安保和调度军队、降卒进行土石工程;程度带着工匠规划街道、房舍样式;李之源自己则坐镇中央,一边监督进度,一边不断微调布局,引动地气,使得整个建城过程异常顺利,仿佛有神助一般。
海量的金银投入下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无数工匠、役夫、兵卒日夜奋战,一座城市的雏形以惊人的速度在这片荒原上拔地而起。高大的城墙采用水泥(李之源工坊的副产品)混合巨石砌成,坚固无比。城内街道宽阔,市集、仓库、客栈、工坊、官署区划分明,甚至还预留了公园和广场的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