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想起一事。之前军中工匠送来几件在战斗中受损严重的“寒玉甲”,请求看看能否修复。这种甲胄内嵌寒玉,对抵御蛮族某些带着火毒的箭矢有奇效,但炼制困难,损坏后极难修复,主要是炉火温度难以精准控制,寒玉特性又极易在高温下损毁。
他立刻起身,走出密室,吩咐亲卫将那几件破损的寒玉甲和一套简易的炼器工具送到旁边一间空置的偏房。
偏房内,李之源点燃了小巧的炼器炉,地火熊熊燃烧。他拿起一件胸甲,甲心处的寒玉已经碎裂,周围的金属也扭曲变形。
他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闭目凝神,将坤剑·地载的那股“至静”、“稳固”之意缓缓散发出来,如同一个无形的力场,笼罩住整个炼器炉。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因为地火源不稳定而有些跳跃晃动的火焰,在坤剑意境的笼罩下,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平稳下来,火苗稳定地舔舐着炉膛,温度变得极其恒定,几乎没有丝毫波动!
李之源心中一动,将破损的胸甲投入炉中。在平稳的炉火加热下,扭曲的金属缓缓恢复原状。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温度,同时分出另一缕神识,引导着新的寒玉片嵌入。
整个过程,炉火没有丝毫暴动,能量流转平稳得令人难以置信。寒玉在这种稳定的环境下,完美地融合进了甲胄基体,没有丝毫损毁。甚至因为能量平稳,金属内部的杂质被更好地淬炼出来,甲胄的强度似乎比原来还有所提升!
不过半个时辰,一件完好如新、甚至品质更胜从前的寒玉甲就出现在李之源手中。
“这…”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了。坤剑的这种辅助效果,未免也太强了!这简直是将炼器中最不可控的火候问题,直接变成了最简单的一环!
他如法炮制,很快将另外几件损甲也修复完毕。
看着眼前这几件焕然一新的寒玉甲,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李之源的脑海。
如果…将这种方法推广开来呢?
不需要工匠们理解坤剑的奥义,只需要制作一些蕴含一丝坤剑“稳固”意境的特制法器(比如阵盘、符箓),放置在炼器炉或丹炉旁,是否就能大幅度提高成功率和效率?甚至提升品质?
若真能如此,那对于如今急需大量军械丹药的定边城,乃至整个玄唐的军工体系,都将是一场革命!
他立刻意识到这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不仅仅是眼前的战争,更是长远的发展。
“来人!”李之源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唤道。
一名亲卫应声而入。
“立刻去请随军的工匠大匠,还有,让王府的几位供奉法师也过来,就说本王有事相商,关于提升军工炼制效率的。”
就在李之源准备将坤剑辅助炼器的想法付诸实践,以期大规模提升守城物资产能时,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直奔他的偏房而来。
来人是张崇山将军的一名心腹偏将,脸色苍白,额角带汗,甚至顾不上行礼,急声道:
“王爷!将军请您立刻去议事厅!有…有十万火急的军情!”
李之源眉头一皱,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能让久经沙场的张崇山如此失态,派来的将领如此惊慌的,绝非小事。
他放下手中的寒玉甲,沉声道:“带路。”
快步来到将军府议事厅,只见张崇山如同困兽般在厅中来回踱步,几名高级将领面色凝重地站在一旁,气氛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
“王爷!”见到李之源,张崇山立刻迎了上来,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染血的羊皮卷,声音沙哑得厉害,“我们派往蛮族大营后方最精锐的‘夜不收’小队…只回来了一个人…拼死带回了这个…”
他将那份染血的羊皮卷递给李之源。
李之源接过,展开一看,上面是用玄唐文字匆匆写就的密报,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度危险和仓促的情况下书写的。内容不长,却字字惊心:
“……确认…铁木真与西域拜火教达成密盟…以草原信仰自由及未来三成战利品为代价…换取拜火教倾力支持…拜火教已派出三位…三位迷惘境长老…不日即将抵达前线…意图…意图以绝对武力破城…望将军…早做…”
后面的字迹被鲜血浸染,模糊不清。
迷惘境!
还是三位!
议事厅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脸上写满了惊骇与绝望。
张崇山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木屑纷飞:“迷惘境!还是三个!他铁木真真舍得下本钱!这…这还怎么守?!”
也难怪他如此失态。迷惘境,那是站在此方世界武力顶点的存在,每一个都拥有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恐怖能力,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战场局部态势。寻常军队在他们面前,如同纸糊一般。定边城之所以能坚守至今,靠的是城墙之利和守军的血勇,但如果对方出动这种级别的战略力量,城墙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