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第一章:辟新途源王定策 聚英才百草初研
书接上文,明月自南诏斩蛟归来,不仅解了商路之危,更为李之源带回了一身是宝的蛟蟒遗骸。尤其是那颗硕大无朋、搏动虽止却仍散发着令人心悸气息的毒囊,更是被李之源视为重中之重,亲自查验后,命人严密封存,送入王府库房最深处,与那些冰原奇珍、各色灵材并列,且保密等级定为最高。
连日来,李之源处理完日常事务后,总会不自觉地将神识投向库房方向,那蛟蟒毒囊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他的思绪。
这一日,天光晴好,李之源却未出门,只独自坐在书房窗边,指尖无意识地在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窗外庭院中,奇花异草争妍斗艳,皆是价值千金的珍品,但他目光游离,显然心不在此。
“毒性刚猛暴烈,却又蕴含着一丝奇异的生机…绝非寻常毒物可比。”他喃喃自语,脑海中反复回想着查验毒囊时的感知,“若只取其微量精华,辅以中和化解之法,以其极致之毒,攻他毒之烈…或许…”
他眼中光芒渐渐凝聚,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
此物若仅仅用于炼制供他自身或是少数高手修炼所用的丹药,提升些许毒抗或是淬炼某种特殊真元,固然也算物尽其用,但总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这毒囊的特性,似乎指向一个更为广阔、需求也更为迫切的方向。
他想起了南诏商路上那些中毒身亡、肌肤溃烂的伙计和驮马;想起了军中偶尔传来的,将士们因中了边陲异毒、得不到有效救治而枉死的消息;想起了市面上那些效果平平、却价格不菲的所谓“解毒圣药”;甚至想起了那些因外科手术时麻沸散效果不足而活活痛死的病例…
“治病救人…”李之源的手指猛地停下敲击,“本王一直以来,炼丹炼药,只为己用,或为辅助修行,或为牟取暴利,却从未真正将‘医药’本身,当做一门正经产业来经营。”
玄唐乃至周边各国,人口亿万,疾病伤痛无人可免。一支效果奇佳的特效药,其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恐怕比十件华美珠宝、百匹绫罗绸缎还要巨大!而且,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若能研制出攻克某些疑难杂症、或是极大减轻痛苦的药物,其所带来的声望、影响力,以及那种掌控他人健康乃至性命命脉的隐形权力…
李之源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阳光洒在他俊美无俦的脸上,映照出眼中闪烁的、名为野心的光芒。
“炼丹是技术,医药是产业。好!甚好!本王的地图上,正好缺了这一块拼图!”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蛟蟒毒囊,便是叩开这座金山的第一块敲门砖!”
心意既定,李之源行事向来雷厉风行。
“来福!”
“小的在!”来福应声而入,一如既往的机灵。
“立刻以王府和风行商行的名义,发布最高级别的‘求贤令’!”李之源语气果断,“重金诚聘天下医术高超、精通药理、尤其善于钻研疑难杂症、或是…嗯,善于用毒解毒的奇人异士!不限出身,不限地域,只要真有本事,本王这里,待遇从优,更提供绝无仅有的研究素材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来福虽不明所以,但见王爷神色郑重,立刻躬身:“是!王爷!小的这就去办!保证让消息最快传遍各州!”
“等等,”李之源叫住他,“另寻一处地方,要清净,够大,且易于守卫。就在长安西郊外那片皇庄附近选址吧,本王记得那里有几处废弃的别院和山地。买下来,圈起来,立刻着手改建!”
“王爷,这是要建…”来福小心翼翼地问。
“建一座‘百草研院’!”李之源掷地有声,“专司医药研制之所!一应设施,按最高标准打造!需要什么器具、药材,列单子来,不计成本,务求最好!”
“百草研院…不计成本…”来福暗暗咂舌,但毫不犹豫,“小的明白!保证办得又快又好!”
风行商行和富昌王府的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求贤令通过风行商行遍布天下的网点和水陆驿站,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措辞极具诱惑:“富昌王求贤若渴,欲开创医药新局,特聘天下医道贤才。待遇:黄金千两起,宅邸仆役俱备,研究成果共享其利。更有上古异兽遗珍为研材,机遇千载难逢…”
同时,西郊外一片依山傍水、原本属于某位破落勋贵的别院及周边山林被迅速买下。大量工匠入驻,按照李之源亲自审定的图纸进行改造扩建:高墙深垒,岗哨密布,内部却规划合理,分为药理分析区、丹剂炼制区、活体观察区(暂空)、文献档案区以及诸多独立的研究静室和工坊。库房更是修建得固若金汤。
金银如流水般花出去,但李之源眼睛都不眨一下。他知道,前期的投入,是为了后期百倍千倍的回报,更是为了抢占这片几乎空白的蓝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李之源给出的条件实在太过优厚,尤其是“上古异兽遗珍”的字眼,更是挠中了许多医道、毒道高手的痒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