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半月有余,便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应聘。
其中有悬壶济世、名声在外的老神医,听闻富昌王欲大力发展医药,抱着或许能造福更多百姓的想法前来;有精通药理、却因性格孤僻不被主流医馆接纳的怪才;有世代钻研毒物、亦正亦邪的毒师,被“异兽遗珍”和重金吸引;甚至还有一些从宫廷太医署退下来的老手,想要发挥余热…
李之源并未亲自面试每一个人,但他组建了一个由王府供养的几位资深老医师和一位精通毒理的门客组成的初步筛选小组。经过几轮考核,最终选定了十余人,作为“百草研院”的第一批核心研究员。
这些人被秘密送往已然初具规模的西郊研院。
当他们第一次踏入这座守卫森严、设施精良得超乎想象的研究基地时,无不感到震惊。而当李之源亲自莅临,于最深处的密室内,当着几位核心人员的面,小心翼翼地将那颗巨大的蛟蟒毒囊取出时,整个密室瞬间被那奇异而危险的气息笼罩,所有研究者都屏住了呼吸,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
“此物,便是诸位日后最重要的研究核心之一。”李之源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本王要的,不是将它炼成仅供一人使用的灵丹。而是要析其毒性,明其药理,化其戾气,取其精华,最终研制出能惠及众生、解救疾苦的良药!”
他目光扫过众人:“解毒,麻醉,或是其他方向…本王不限尔等的思路!需要什么辅助药材、什么器具、什么条件,尽管提!本王只要结果!谁先拿出可行的方案,谁便是这百草研院的首功之臣,赏金万两,日后新药利润,亦可分成!”
重赏之下,加上这前所未见的绝佳研究素材和条件,所有研究员的积极性被彻底点燃!
研院大门紧闭,谢绝一切外界打扰。内部却日夜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而紧张。
李之源虽不亲自参与具体研究,但他凭借强大的神识和对能量的敏锐感知,以及《玉清一气功》带来的对万物气机的深刻理解,时常会提出一些关键性的方向建议,让那些陷入瓶颈的研究者茅塞顿开。
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毒囊毒性太过猛烈,初期几次尝试提取,不仅毁了数件珍贵器皿,甚至险些造成人员中毒。但李之源投入巨大资源准备的各种防护措施和高级解毒丹发挥了作用,有惊无险。
研究者们分成数组,采用不同思路进行攻关。有的尝试用各种已知解毒药材进行中和试验;有的则反其道而行之,研究如何利用其强效的神经麻痹特性;有的则孜孜不倦地分析其毒素的复杂构成…
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调整。消耗的辅助药材堆积如山,记录实验数据的纸张能装满数个房间。
李之源稳坐王府,每日都能收到研院送来的进度简报。他并不急躁,深知创新研究绝非一蹴而就。他只是不断地给予支持,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营造出一个允许失败、鼓励探索的研究环境。
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百草研院的首席毒师(一位性格孤傲却才华横溢的老者)和他的小组,传来第一个重大突破!
他们成功利用一种取自冰川界的极寒蕨类植物汁液,结合复杂的催化法阵,极其温和地从毒囊边缘分离出了一小滴纯粹的原毒精华,并初步验证了其“以毒攻毒”的特性,对十七种常见剧毒和三种奇毒都有显着的中和效果!
几乎同时,另一位擅长外科医药的研究者,也报告了喜讯。他发现,将高度稀释后的毒液通过特殊熏蒸法处理,其产生的雾气具有极强的镇痛麻痹效果,且对实验用畜生的生理机能影响远小于预期,苏醒后亦无明显后遗症!
两条技术路线,都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消息传回王府,李之源抚掌大笑,当即重赏了那两个研究小组的所有成员。
他知道,万里长征,终于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百草研院,这把指向医药领域的利剑,已然淬火开刃!
(第四十六回 第一章 完)
第四十六回 第二章:双丹初成惊四座 隐忧已显谋长远
百草研院内,灯火彻夜未熄。 自那两小组分别取得关键性突破后,整个研究院的气氛被推向了新的高潮。李之源的重赏如同最有效的催化剂,让所有研究者都铆足了劲,日夜不停地沿着已有的方向深入挖掘、优化、验证。
首席毒师“鬼手圣医”墨夫子(因其用毒解毒手法诡谲精妙,又曾救人性命而得此号)带领的小组,全身心扑在了“以毒攻毒”的解毒方子上。他们发现,那蛟蟒毒囊的原毒精华,其性虽烈,却蕴含着一种奇特的“吞噬”与“转化”特性,能主动寻找并中和多种异种毒素,但其过程狂暴,需极强的药力进行引导和缓冲,否则未等解毒,人先被这精华本身的毒性送走。
无数次的配比试验,消耗了海量的珍贵辅药。茯苓、灵芝、雪莲、何首乌…这些平日难得的药材,在这里成筐地被送入实验室。他们尝试用至寒之物压制其烈性,用至温之药引导其归经,用奇珍异草调和其药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