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赤红色逐渐变淡,呈现出一种更接近玄唐的蔚蓝色。空气中的硫磺味和火山灰也变得稀薄,呼吸变得顺畅起来。大地不再是暗红色的焦土,而是覆盖上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他们遇到了一条宽阔清澈的大河,河水源自远方雪山(熔火界也有雪山!)的融水,奔腾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土地。河岸两旁,是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长满了茂盛牧草的平原,其间点缀着稀疏的树林,景色壮丽而富饶。
“这...这地方...”一名老匠师抓起一把黑土,用力攥了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土肥得流油啊!比关中最好的良田都不差!还有这水...这草场...”
铁柱虽然不懂农事,但也看得出这里的环境比火石部落那边好太多了,简直不像同一个世界。他瞪大眼睛看着那望不到边的平原,喃喃道:“娘嘞...这得能种多少粮食...养多少牛羊啊...”
向导通过手势和生硬的词汇告诉他们,这样的土地在熔火界并不罕见。火焰之地(火山区域)只占据了世界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这样肥沃的平原、丰美的草场、茂密的森林以及清澈的江河湖海。只是因为距离遥远,加上途中有些地方存在危险(如有凶猛野兽出没的丛林或沼泽),像火石这样的小部落很难迁徙到这里。
探索队继续前进,他们看到了更多令人振奋的景象:成群的、形似野牛但体型更大的食草动物在草原上奔腾;湖泊中鱼虾丰美;森林里果树累累...
他们甚至遇到了另一个规模稍大的部落,这个部落定居在一条大河边,已经开始了简单的农耕和畜牧,生活明显比火石部落富裕得多。他们对探索队的到来同样警惕,但在火石部落向导的沟通和铁柱等人展示的礼物下,也表示了谨慎的欢迎。
站在一处高坡上,眺望着眼前这片仿佛无边无际的沃野,铁柱和他身边的队员们,都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所笼罩。
“柱子哥,”一个年轻的镖师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这地方...这地方也太大太好了吧?要是...要是咱们玄唐的人能来这里...”
后面的话他没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铁柱那双总是显得有些憨直的眼睛里,此刻也闪烁起前所未有的光芒。他想起王爷常说的“地盘”、“生意”、“开疆拓土”...
如果...如果能把这里变成玄唐的地盘,那王爷的疆域,岂不是一下子扩大了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这里能养活多少人?能产出多少粮食、牲畜、财富?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燃烧起来。
他猛地一挥手,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走!回去!立刻回去禀报王爷!天大的好消息!”
探索队带着足以震动整个玄唐王朝的发现,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激动。
(中章完)
第五十四回:火浣布成风靡京(下)
铁柱带着勘探队和令人振奋的消息返回沙洲卫外的营地,整个营地都沸腾了。当李之源听完铁柱那夹杂着大量手势和夸张形容的汇报,尤其是听到熔火界深处竟有如此广袤肥沃、堪比甚至超越玄唐核心区域的平原沃野时,即便是他,也难掩心中的震撼与狂喜。
“好!好!柱子,你这次立下的功劳,天大!”李之源用力拍着铁柱的肩膀,眼中精光四射,“扩大探索!立刻!马上!”
这一次,不再是小打小闹。在李之源的亲自坐镇和遥控指挥下,一场对熔火界大规模、系统性的勘探行动迅速展开。
大量的物资通过稳固后的通道被运送到熔火界这边的临时前进基地。更多精锐的镇远镖师、冰原堡好手被抽调过来,甚至还加入了一批由秦玉龙紧急招募的、精通农学、畜牧、植物学、地质学的学者和匠人。
探索队以已经建立初步联系的火石部落为桥头堡,在土着向导的带领下,如同数支利箭,射向熔火界的各个方向。他们的任务更加明确:绘制尽可能详细的地图,记录气候水文,系统性地收集一切有价值的动植物、矿物样本,并评估土地的开垦价值和潜在风险。
铁柱作为前期功臣和对环境相对熟悉的“老人”,被委以重任,负责带领一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勘探队,向东南方向那片据说最为富庶的平原区域进发。这让他干劲十足,每天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
勘探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新奇与挑战。
动植物学家们最先陷入狂喜。熔火界的生物体系与玄唐既有相似之处,又独具特色。
他们发现了数种高产且耐旱的奇特谷物。一种被称为“赤晶米”的作物,植株不高,穗头却极大,米粒呈淡红色,富含灵气,口感极佳;另一种“地脉薯”的块茎,深埋地下,能长到磨盘大小,淀粉含量极高,且极其耐储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