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源挑眉看他:“怎么?玉龙你也关心起内宅之事了?”
秦玉龙一本正经道:“非是关心内宅。只是府内安定,王爷方能心无旁骛处理外务。且,子嗣乃国本家基,王府血脉昌盛,亦是稳定人心、延续传承之大事。属下观几位侧妃娘娘近日气韵交融,王府内生机盎然,此乃吉兆。”
李之源失笑,没想到秦玉龙还能从“气韵”、“生机”这种近乎玄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不过他说得没错,后院安稳,他确实感觉肩头轻松了不少。
他信步走向后院,想去看看她们。穿过月洞门,远远便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间或夹杂着清脆的笑语。
循声望去,只见湖心水榭中,苏云正端坐抚琴,琴音淙淙,如流水清泉。柳萱儿在一旁焚香,动作优雅。繁花坐在一旁做着针线,手里是一件正在缝制的男子常服,看尺寸应是给他的。明珠则和明月在水榭外的空地上,一个拿着根糖葫芦逗弄着池里的锦鲤,一个抱臂而立,看似警戒,目光却偶尔落在妹妹身上,带着无奈与宠溺。
阳光透过竹帘,在水榭内洒下斑驳的光影,美人如画,琴声悠扬,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温馨的画卷。
李之源没有走近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廊下,看着这一幕。心中那份因道法精进而产生的超然物外之感,与眼前这鲜活生动的人间烟火气慢慢融合。
他想起了终南山悟道时,八剑领域自成一方天地的玄妙。而此刻,这王府,这庭院,这些围绕在他身边的女子,何尝不是他另一重意义上的“领域”?守护她们,让这份安宁与生机延续下去,亦是他的“道”。
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时,抚琴的苏云似乎心有所感,琴音微微一顿,抬头向这边望来。见到廊下的李之源,她微微一怔,随即唇角弯起,露出一个清浅而温柔的笑容。
其他几人也顺着她的目光看来。
李之源不再隐藏,迈步走了过去。
“王爷。” 众女纷纷起身。
“不必多礼。” 李之源走入水榭,目光扫过她们,“琴声悦耳,此处景致亦佳,看来你们相处得颇为投契。”
柳萱儿笑道:“王爷,苏姐姐的琴艺越发精进了,听得人心旷神怡。繁花妹妹的女红更是了得,这针脚细密得,宫里的绣娘怕是都比不上。”
繁花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柳妹妹过奖了。”
明珠蹦跳过来,举着吃了一半的糖葫芦:“王爷王爷,您尝尝?西市新开的蜜饯铺子买的,可甜了!”
李之源就着她的手咬了一颗山楂,酸甜可口,他点点头:“不错。”
明月虽未说话,但默默递过来一杯温茶,显然是想让他解解甜腻。
李之源接过茶杯,感受着指尖传来的温热,看着眼前五张各有千秋、却都带着对他全然信赖与情意的脸庞,心中最后一丝因前世记忆或修道而产生的疏离感,在这一刻彻底消散。
他朗声一笑,对旁边的来福吩咐道:“去,把本王库里那套‘暖玉生烟’的棋子取来,再备些时令鲜果。今日难得清闲,本王便在此,与你们手谈一局,听听琴,享享这浮生半日闲。”
众女闻言,脸上皆露出欣喜之色。水榭内,琴声再起,笑语晏晏,暖阳斜照,将每个人的身影都拉得长长的,交织在一起,仿佛预示着未来更加紧密相连的命运。
李之源执起一枚温润的白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看着棋盘,又看看身边的女子们,心中一片宁静与坚定。
修道长生是路,守护眼前人、延续血脉,亦是此路上不可或缺的风景与责任。他既要追寻大道之巅,也要握紧这人间烟火。
时值深秋,长安城外的皇家猎场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秋狩。旌旗招展,骏马嘶鸣,贵族子弟们弯弓逐猎,喧闹非常。李之源作为亲王,自然也需出席,不过他对此兴致缺懒,只象征性地露了个面,便借故溜回了自家搭建的舒适营帐内。
帐内铺着厚厚的地毯,燃着银丝炭火,温暖如春。秦玉龙正对着摊开的地图,眉头微锁;程度拿着一把小锉刀,悠闲地修饰着一块刚从沙界得来的、带着天然纹路的奇石;王强则擦拭着他的新战斧,斧刃寒光闪闪。
“无聊,真是无聊透顶。” 李之源毫无形象地瘫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拿起一颗明珠特意准备的、来自育灵界的多汁灵果啃了一口,“年年都是这一套,看那群家伙争抢几只獐子麋鹿,还不如回家听苏云弹琴,看繁花绣花。”
程度头也不抬,嗤笑一声:“我的王爷,您如今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您要是下场,别说獐子麋鹿,怕是连那头陛下留着镇场子的白熊,都得被您手下的宗师们给抬回来。”
王强憨声道:“之源你要是想猎熊,我现在就去给你猎来!”
秦玉龙推了推眼镜,无奈道:“王爷,秋狩本是君臣同乐、彰显武风之意。您这般惫懒,小心御史台那帮人又参您一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