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衍道传法固根基,玄黄初现启新途
第一节:王府聚首,道启新章
长安,唐王府。
昔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纨绔惫懒气息的王府,近半年来,却无形中多了一种令人心折的沉凝与厚重。并非建筑有何改变,而是源自于此间的主人——富昌王李之源。自他于终南山深处打破天地枷锁,贯通九脉,踏入前所未有的道境之后,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便以其为中心,悄然扩散。
寻常百姓或许只是觉得今年风雪格外温顺,草木分外葱茏。但那些修为达到一定境界,或是灵感天生敏锐之人,却已能隐隐察觉到,天地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并非单纯的天地元气,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本源、仿佛能滋养万物神魂根基的气息,丝丝缕缕,若有若无地弥漫在空气之中,随着呼吸吐纳,沁入心脾。
有见识渊博的老修士,翻阅残缺古籍,激动地将其称为“玄黄母气”!传闻此气乃天地初开时所生,是孕育万物的根基,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沉寂、稀薄近乎绝迹。如今竟有再生之兆,岂不意味着……时代将变?修行之路,或将迎来亘古未有之契机?更有武道宿老依据古籍推断,若玄黄之气持续滋生,天地法则随之渐变,那么困锁世间武者无数年的迷惘境壁垒,或许……将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种种猜测与暗流,在高层与隐秘圈子中涌动。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唐王府,此刻却门户紧闭,谢绝一切访客。
王府深处,一间极为宽敞,却布置得古朴典雅、并无过多奢华装饰的书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
李之源一身玄色常服,坐于主位之上。他并未刻意散发威压,但仅仅是坐在那里,便仿佛与周围的空间、与冥冥中的某种韵律融为一体,自然流露出一种渊渟岳峙、深不可测的气度。其眼眸开阖间,隐有星河流转、万物生灭之象,那是道行精深到一定程度,自身之道与天地法则交感的自然外显。
下方,分别坐着数人。
左侧首位,是一身青衫,面容俊雅一身贵气的秦玉龙。他常年坐镇长安,执掌风行系,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未褪尽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强行压制的兴奋与凝重。
站在秦玉龙后面的,是一位身形魁梧如铁塔,皮肤黝黑,面容憨厚却目光沉静的汉子,正是自从跟随李之源,对其忠心不二的铁柱(柱子)。他如今虽在王强麾下担任副将,磨练统兵之能,但接到王爷召唤,立刻将北疆军务交予副手,快马加鞭而回。他气息沉浑,坐在那里宛如一座小山,修为赫然已至宗师三重天,比之王强犹胜一筹,只是平日里不显山露水。
对面,则是一身戎装,风尘仆仆却腰杆挺直如松的王强。他镇守北疆“镇北关”,直面草原与诸多不稳定异界通道,责任重大。此次被紧急召回,虽不知具体何事,但王爷严令,他自是毫不犹豫交接防务,一路疾驰而归。他修为已达宗师二重天,久经沙场,煞气内敛,自有一般凛然气势。
稍远些,坐着一位文士打扮,气质略显跳脱,眼神中却充满灵慧之光的男子,正是程度。他此前正跟着墨文进行所谓的“微服私访”,实则游历天下,勘探地理,绘制新版《万界舆图》。他被召回的时间最短,脸上还带着几分长时跋涉的疲惫感,修为在众人中最低,仅先天五重,但他那手出神入化的画技与对空间波动的异乎寻常的感知力,无人能及。
除了这几位核心班底,书房一侧的屏风后,还安静地端坐着五位女子,正是李之源的五位侧妃:气质清冷如月的明月(宗师四重天),温婉娴静的明珠(先天九重),因有孕在身更显柔美的繁花(刚开始修炼基础吐纳法),以及英气勃勃的苏云和娇俏灵动的柳萱儿(二人皆修炼《玉清一气功》上半部及李之源传授的数套剑法,修为在后天初期)。
可以说,李之源麾下最核心、最信任的力量,除了远在异界或在执行特殊任务者,几乎尽数齐聚于此。所有人都感受到此次召集的非同寻常,目光皆聚焦于主位上的李之源。
李之源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将各人神情尽收眼底,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今日召诸位前来,所为何事,想必你们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他顿了顿,继续道:“天地异变,玄黄初生,想必尔等皆有感知。此乃万古未有之变局,是危机,亦是机遇。旧有的格局将被打破,新的秩序亟待建立。我辈修士,武者,当顺应时势,勇猛精进,方能在这煌煌大世中,护持己身,庇佑亲友,乃至……执掌风云!”
话语平淡,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与自信,让在座众人无不心潮澎湃。
“前番,我于金机界偶得机缘,获一上古道统传承。”李之源不再卖关子,直接切入核心,“此传承包罗万象,深奥广博,远非当今任何一家一派所能比拟。近日,我将其与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去芜存菁,整理成册,名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