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最后一个周末,深圳的清晨带着一丝凉意。建军醒来时,窗外的天刚蒙蒙亮,床头柜上的绿硝西泮药盒已经收起来——这是他彻底停掉这味药的第一天。没有犹豫,没有忐忑,他像往常一样起身,穿上运动服,轻轻带上门,走向小区的步道。
停药的前几周,挣扎从未停止。从半片减到四分之一片,再到完全停用,睡眠依旧时好时坏:有时整夜似睡非睡,大脑清醒得像白昼,只能靠读读散文、读读诗集缓解一下清醒的大脑,然后再回到床上躺着放松休息;有时却能意外睡满四五个小时,醒来后精神清爽,连脚步都轻快几分。但他早已没有了最初的焦虑,睡不着时就坦然接受,告诉自己“这是身体在适应,没关系”,再也不会因为一次失眠就否定所有努力。
跑步时遇到小区里一起打乒乓球的王大爷,对方笑着打招呼:“李师傅,今天也这么早!看你气色不错哦。”
“是啊,早起跑跑步,舒服。”建军笑着回应,脚步不停。晨跑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迎着初升的太阳,感受心跳与呼吸的节奏,那些因失眠带来的疲惫和烦躁,都会在汗水里慢慢消散。
白天的时光充实而规律。他坐在书桌前优化“家庭相册”小程序,新增了照片分类和语音备注功能,打算等搬入公租房后,把它作为送给家人的礼物;累了就练会儿毛笔字,最近临摹的《兰亭集序》越来越有韵味,秀兰已经计划好,等搬家后就把他写的“家和万事兴”裱起来挂在客厅;下午偶尔会和王大爷他们打打球,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纯粹的快乐。
晚上吃完晚饭,他总会陪着秀兰在小区里散散步。两人沿着路灯下的步道慢慢走,聊公租房的装修规划,聊梦梦的工作近况,聊他新学的前端技术,偶尔沉默,也不会觉得尴尬。晚风轻轻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秀兰的手被他紧紧握着,温暖而踏实。
“绿硝西泮停了这几天,感觉怎么样?”秀兰轻声问。
“挺好的,昨晚睡了四个多小时,没头痛也没心慌。”建军笑着说,“就算偶尔睡不着,也不影响什么,白天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照样有精神。”
秀兰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她知道,建军能有这样的心态,比完全睡好更重要——他终于学会了与不完美和平相处,这才是真正的康复。
一周后,手机响起时,建军正在调试小程序代码。看到一个陌生号码,他愣了一下,随即想起这是自己上周投递的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应聘的是基础开发岗位。
“您好,请问是李建军先生吗?我们看到了您的简历,想邀请您本周四来公司面试。”电话那头的HR语气温和。
“好的,谢谢!我一定准时到。”挂了电话,建军的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期待。这是他生病以来康复之后第一次收到面试邀请,虽然只是基础岗位,薪资也远不如以前做架构师时,但他格外珍惜——这是他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第一步。
面试前的几天,他认真做了准备。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南方电子的后端开发经验、架构设计案例,还有这几个月自学的前端和小程序开发成果,尤其是“家庭相册”小程序,他特意整理了演示视频和代码片段。
“大家好,我是李建军。有多年后端开发经验,熟悉Java、Python等语言,最近也自学了前端和小程序开发……”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语气从最初的略显生硬,慢慢变得从容自信。不再因为生病的经历而自卑,也不再因为岗位的落差而介怀,他知道,自己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就足够了。
秀兰在旁边看着他,笑着说:“别太紧张,正常发挥就行。就算这次不行,还有下次机会。”
“我不紧张,就是有点期待。”建军转过身,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我会全力以赴,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是一次收获。”
面试那天,他穿上了那件干净的浅灰色衬衫,头发梳得整齐,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公司楼下。走进办公室时,他没有丝毫怯场,微笑着和HR、技术面试官打招呼。
面试官问了他后端开发的基础问题,也看了他做的小程序演示,好奇地问:“您以前是架构师,为什么愿意来应聘基础开发岗位?”
“因为个人原车,我中断了一段时间工作。现在想重新回归职场,从基础岗位做起,慢慢找回状态。”建军坦然回答,“而且我对前端和小程序开发很感兴趣,这个岗位能让我接触到更多新领域,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他的坦诚和从容赢得了面试官的认可,技术问题也回答得条理清晰,还提出了几个关于公司项目的优化建议。面试结束时,面试官笑着说:“李老师,您的技术功底很扎实,学习能力也强,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走出公司大楼,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建军深吸一口气,心里没有了忐忑,只有“全力以赴后的坦然”。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为自己感到骄傲——他终于敢重新走向职场,敢直面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