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博物馆。”
唐孝天的声音在昏暗的阁楼里回荡,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也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破土而出的决断。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所有线索、所有感应、所有责任汇聚成的必然选择。
占东深深地看了唐孝天一眼,没有立刻反对。他靠在墙上,脸色因疼痛和失血依旧苍白,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雏鹰终究要离巢,尤其是在风暴来临之时。
“理由。”占东的声音平静,带着嘲笑的意味。
唐孝天深吸一口气,逻辑清晰地阐述:“第一,感应指向曼德勒山,博物馆就在山脚,这是最直接的线索。第二,陈会长特意提到那里有‘星铁’的原始记录,并且是爷爷最后公开出现的地方,这绝非巧合。第三,‘锁门’这个说法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不搞清楚‘门’是什么、为什么要‘锁’,我们就算拿到三个环也无济于事,甚至可能酿成大祸。第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占东受伤的脚和蒲海疲惫的脸,“我们现在伤痕累累,贸然穿越边境线风险更大,不如在敌人预料我们撤退时,反其道而行之,在曼德勒寻求突破。”
唐孝天内心独白: 我必须说服他们!不能总是被保护,不能因为危险就放弃!爷爷在那里留下过痕迹,我必须去!那股力量……虽然危险,但也许在博物馆能找到控制它的方法?
蒲海沉默着,算是默认。他负责行动安全,既然决定已下,他便会全力执行。
占东点了点头,脸上甚至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分析得不错。那么,计划。”他挪动了一下身体,让自己靠得更舒服些,“我们不能一起去。目标太大。蒲海叔,你负责外围策应,摸清博物馆周边的环境、安保和可能的埋伏。孝天,你和我进去。”
“东哥,你的脚……”唐孝天担忧道。
“博物馆是公共场所,我可以坐轮椅,或者慢慢走。”占东语气不容置疑,“你对青铜环和‘血脉’的感应是关键,必须你在场。而我,需要亲眼看看那些‘原始记录’。”
计划迅速制定。蒲海再次化身阴影,提前出发前往曼德勒山脚进行侦察。而占东和唐孝天则需要再进行一次更精细的伪装,并设法搞到一辆代步工具。
几个小时后,曼德勒山脚下,“古道基金会”博物馆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游客”。一位是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薄毯、面色苍白似乎大病初愈的年轻男子(占东),另一位则是小心翼翼推着轮椅、神情带着几分学生气的好奇与担忧的弟弟(唐孝天)。他们的穿着普通,混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并不起眼。
博物馆是一座融合了殖民风格与缅式传统元素的建筑,不算特别宏伟,但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购票入场,冷气驱散了外界的炎热。内部光线偏暗,以保护展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占东示意唐孝天推着他缓慢前行,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一个个展厅。展厅主要展示的是曼德勒及周边地区的古代文物、佛教艺术以及……地质标本。
“分开感应。”占东低声道,“集中精神,但不要强求,注意感受异常,无论是环的反应,还是你自身的直觉。”
唐孝天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推着占东,穿梭在陈列着佛骨舍利、金箔经书、古代武器的展柜之间。口袋里的青铜环依旧沉寂,那强烈的方位感似乎弥漫在整个博物馆内部,无法精确定位。
唐孝天内心独白: 在哪里?到底在哪里?爷爷,您在这里留下了什么?他努力回忆能量爆发前的那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试图主动去“触碰”那种感应,但除了隐隐的头痛,一无所获。控制力量,远比引发它要困难得多。
占东则更专注于展品的文字说明,特别是那些关于曼德勒地区神话传说、历史沿革以及地质变迁的部分。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过滤着庞杂的信息,寻找与“星铁”、“三环”、“锁门”可能相关的蛛丝马迹。
他们来到了地质标本展厅。这里陈列着各种矿石、化石,吸引的游客相对较少。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独立的、罩着防弹玻璃的展柜,里面的红色绒布上,放置着一块拳头大小、通体黝黑、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却隐隐泛着金属光泽的石头。旁边的标签用缅、英两种文字写着:“曼德勒山陨铁(传说)——据信为古代坠落于此地的‘星铁’碎片,具有特殊磁性。”
就是它!
几乎在目光触及这块陨铁的瞬间,唐孝天贴身收藏的那两个青铜环,猛地同时震动了一下!虽然轻微,但绝无疑问!与此同时,他脑海中那指向此地的强烈感应,骤然变得清晰无比,仿佛一根无形的线,牢牢系在了这块貌不惊人的黑色石头上!
“东哥!”唐孝天压抑着激动,低声叫道,目光死死盯住那块陨铁。
占东自然也感受到了唐孝天身体的瞬间紧绷和他目光的指向。他操控轮椅靠近展柜,仔细打量着这块“星铁”。它看起来很普通,除了那奇特的蜂窝结构,与寻常铁陨石并无太大区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