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亲自执壶,为二人斟上刚沏好的茶。茶汤碧绿清澈,香气清幽,果然是好茶。林青阳品了一口,只觉齿颊留香,赞道:“朱公子好雅兴,好茶艺。”
朱靖笑道:“林公子过奖了。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比起林文魁的那阙‘万里共江山’,在下这点微末伎俩,实在不值一提。”
林青阳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朱公子也知那拙作?”
“岂止是知道?”朱靖抚掌笑道。如今这白溪城内外,但凡是识得几个字的,谁人不知林公子‘青衣秀士’之名,谁人不吟这阙《水调歌头》?在下初至白溪,便听闻公子大名,心向往之,不想今日竟在此巧遇,真是缘分不浅。”他话语中带着真诚的赞赏,并无吹捧之意。
林青阳谦逊道:“朱公子谬赞了,一时侥幸,信口胡诌,当不得如此盛名。”
“公子过谦了。”朱靖摇头,目光扫过林青阳那与“文弱书生”形象略有不符的、略显精悍的身形,以及沈孤雁那清冷中隐含锐气的眼神,似是无意般问道,“观林公子与令妹,似乎并非只沉溺于诗书的文弱之人?可是也习些武艺,强身健体?”
林青阳心中略有警惕,面上却坦然道:“朱公子好眼力。如今世道不太平,我兄妹二人漂泊在外,习些粗浅拳脚,也不过是为了防身罢了。”
“哦?防身?”朱靖眼中兴趣更浓,“实不相瞒,在下对武艺也颇有兴趣,家中也聘有几位教习。不知林公子习的是何种拳脚?说不定你我还能切磋一二?”他这话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试探。
一旁的青衣老者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似乎觉得家中公子与这来历不明的书生讨论武艺有些失身份。
林青阳正要婉拒,一直沉默不语的沈孤雁却忽然开口,声音清冷如泉:“家传陋技,不足挂齿。倒是朱公子那位护卫,气息沉凝,步履无声,怕是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她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那名老者身上。
那护卫闻言坦然一笑,低声道:“姑娘说笑了,老夫只是略通些粗浅功夫,负责照料公子起居安全而已。”
朱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深深看了沈孤雁一眼,笑道:“林姑娘好眼力。聪叔确实会些拳脚,是我家中长辈不放心我独自远游,特意安排的。”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又看向林青阳,“林公子那阙词,意境高远,心胸开阔,不知对如今这天下大势,有何看法?”他这个问题,问得比白松更加直接,也更加敏感。
林青阳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斟酌词句道:“在下乃一介布衣,流落江湖,但求温饱,于天下大势,不敢妄议。只愿四海升平,百姓能安居乐业,便是幸事。”他随便说了些不得罪任何人的话,回答得滴水不漏。
朱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便掩饰过去,笑道:“林公子说的是,是朱某唐突了。升斗小民,所求不过安稳二字。”他不再谈论敏感话题,转而与林青阳谈论起诗词歌赋、南璃风物。
这朱靖学识极为渊博,谈吐风趣,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对南璃的历史、民俗、物产也颇有见解,与他交谈,竟让林青阳也感到受益匪浅,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警惕。沈孤雁虽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目光与那名叫聪叔的老者接触,都能感受到对方那内敛而精悍的气息,心中对这朱公子的身份,已然有了几分猜测。
几人在这翠微潭边,饮茶闲谈,竟也颇为投契,不知不觉日头已偏西。
“今日与林公子、林姑娘一叙,甚是愉快。”朱靖起身,拱手笑道,“可惜天色已晚,不得不返城了。他日若有缘,希望能再与二位把酒言欢。”
林青阳与沈孤雁也起身还礼:“朱公子慢走。”看着朱靖主仆三人身影消失在竹林小径尽头,林青阳才轻轻舒了口气,看向沈孤雁:“雁姐,这位朱公子……”
“气度非凡,护卫高手,谈吐见识远超常人,又姓朱……”沈孤雁目光深邃,低声道,“若我所料不差,他恐怕是……大晋皇室中人,而且极有可能,是那位传闻中寄情山水、喜好游历江湖的二皇子,朱靖淳。”
林青阳心中一震,虽然有所猜测,但得到沈孤雁的证实,还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大晋皇子,竟然在这南璃边城的山水之间,与他们这两个“逃犯”品茶论道?
“他似乎……并无恶意?”林青阳回想朱靖淳那温和的笑容与真诚的谈吐。
“未必。”沈孤雁语气恢复了一贯的清冷,“皇室中人,心思岂是那么容易看透的?他今日看似偶遇,但未必不是有意为之。他赞赏你的文采,试探你的武艺,询问你对时局的看法……这一切,恐怕都非偶然。我们还需小心为上。只是江湖传闻这位游侠一般的二皇子虽是庶出,但对其父颇有微词啊...”
林青阳点了点头,将这份偶遇的惊奇与警惕压在心底。他望着眼前碧波荡漾的翠微潭,以及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心中感慨,这江湖之大,果然无奇不有。一次寻常的游山玩水,竟也能引出这般人物。未来的路,似乎因为这位二皇子的出现,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也或许……多了一丝意想不到的变数。
喜欢证道红尘请大家收藏:(m.38xs.com)证道红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