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早年间的定位是武将。
或者说武德充沛的凉州人,大多都是这个定位。
他做过都尉也做过校尉,只是后来年纪渐长,武力下降,智力也优秀得过分突出,才转为文臣谋士。
所以贾诩若真心想要挣脱开袁基的手,袁基是无论如何都带不走他的。
但他并不想松手,他内心当然很想同袁基亲近。
贾诩刚要开口答应邀请,就被袁基的热情感染得百感交集,只能机械地随着袁基走。
他早已在心中做好准备,若袁基与旁人一样,听见他自称凉州人便转身就走,他定不会生气。
只是他独独不希望袁基鄙弃凉州,轻视凉州之人。
可他万万没想到,袁基竟像是毫不在意一般,甚至听过他的自我介绍后,更加热情起来。
这令他受宠若惊。
毫不夸张地说,他过去这些年已经半冷的心,竟奇迹般地因为袁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瞬间回暖。
一种贾诩从未体会过的暖意流遍全身,最终涌向心口。
贾诩发誓,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有这种奇妙感受。
这种陌生情感让贾诩瞬间懂得了为何会有“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
他之前所鄙夷的话语,此刻却令他短暂共情了。
整理好心绪,贾诩与袁基同坐烤炉前。
出门游玩,主打一个放松心情,袁基坐得并不如平日里一般端正。
他慵懒惬意地坐着,搭配着如此好山水为背景,令人不由自主与之同感,放下疲惫,同享惬意。
袁基漫无目的地询问:“文和经常来洛水边赏景吗?”
贾诩看看对面连绵的山峦,第一次敞开心扉,他眼角含笑,“是,诩时常来这边赏景。看到美景,心情也会开阔些。”
闻言,袁基不禁拊掌赞叹:
“文和真乃妙人!多数身处洛阳之人,大多紧绷,怕是都忘却了如此自然的放松方式。”
“基曾经也是庸人自扰之人,日后定要多多向文和学习。”
袁基与贾诩随意地交谈,对他如同多年老友般亲近自在。
仆从带着马匹走远了,去到了能看到袁基,却无法听清他声音的位置,以防打扰主人家的交谈。
——这也是袁基要求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历史中,许多私密话语都是身边的家仆透露出去的。
所以袁基与人谈话时,都尽量不让仆从近身。
再者说,让有些年岁才十二、三岁大的,在他看来还是孩子的人来伺候他,他也怪不自在。
只是这样下去却会有安全隐患,所以找一个忠心保镖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了。
袁基不时地举扇煽风,姿态随和。
此间炭火用得是上好的竹木炭,不一会儿,竹木香气混着肉香便扩散开来,闻之令人口齿生津。
袁基指着铁板上刚刚炙好的肉,神色颇为生动得意:“文和,快尝尝这块炙羊肉,此为我用秘制腌料亲自腌制,独家配方。保准嫩而不柴,香而不膻!如若文和觉得好吃,可要记得给我几句好评啊。”
贾诩受宠若惊般接过袁基递来的肉,品尝起来。
入口的一瞬间,香气直冲天灵盖,瞳孔不由自主放大。
这是他从未吃过的味道!美味已经不足以形容贾诩味蕾的感受了。新奇混合着惊艳,让人一口接着一口,停不下来。
贾诩很震惊。
他没想到袁基身为顶级士族嫡长子,居然会是如此具有生活气息的一个人,竟会亲自调配食物,且连庖厨之事都做得如此之好。
他不由感叹起,人真是禁不住相处,因为相处过后就会发现,他竟比你想象中有着更多优点。
民以食为天。
这一来一往之间,两人亲近之感更甚。
贾诩发自内心地夸赞着烤肉的美味,“此羊肉,色润味美,实乃诩平生所吃过的最好吃的肉。”
“肉质细嫩,汁水丰盈,确为袁君所说,香而不膻。”
贾诩看看面前滚滚而过的洛水,忍不住感慨:“此肉,配此景,诩怕是永生难忘啊……”
这真是贾诩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还会这般多溢美之词。
言语间,贾诩逐渐放松起来,不似最开始时的紧绷。
他们开始真正轻松愉快地交谈起来。
两人不拘内容,天南海北,无话不谈。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切勿交浅言深。
可今日,这等人生哲理却仿佛被二人全部抛却脑后一般。
“文和希望日后的官位,是偏文还是偏武?”
贾诩喝了口水,微微勾唇:“诩没什么好选的,任何官位都可。”
“但若真让诩来选,诩想任文武兼备的官职。”
袁基挑挑眉,内心倒是很赞同,以贾诩的才能,文职武职,都可胜任,且能做得很好。
袁基与贾诩相处颇欢,他是真心实意地同贾诩倾心交谈。
因为想要获得真心,自己便要先付出真心。
贾诩还主动同袁基谈论了他对于治理各州的一些想法,尤其是凉州的治理问题。
这是令袁基没想到的。
喜欢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请大家收藏:(m.38xs.com)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