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虞小队那种带着诡异默契的先锋感不同,伊萨尔小队所在的侧翼区域,弥漫着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张力——一种由极致理性、绝对忠诚和压抑不住的躁动混合而成的冰冷风暴。
伊萨尔宛若一台行走的中央处理器,冷静得如同脚下亿万年未曾融化的寒冰。
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浮现的半透明战术光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包括布莱克在临时指挥点传来的区域扫描图、轨道侦察卫星的实时环境监测、甚至隐约能接收到林虞小队开路时触发的一些微弱能量扰动信号。
他的手指偶尔在虚拟界面上轻点,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筛选、整合这些信息,然后在共享战术地图上精确标注出最优前进路径、潜在的能量乱流区、以及晶簇结构最不稳定的高风险地带。
他的冷凝铀矿信息素在这种环境下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冰冷、稳定,带着一种近乎非人的理性质感。
这气息并不张扬,却仿佛构筑了一个无形的绝对领域,将周遭环境的混乱、未知与危险,都强行纳入他那缜密而冰冷的逻辑框架之中。
他本人就是一台高效、精准、毫无情绪波动的中央处理器。
阿斯特丽德紧随在伊萨尔身后半步,如同他最可靠的影子,亦或是他意志延伸出的实体壁垒。她的存在感时而极低,仿佛融入了背景的黑暗;时而又如同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她的高碳钢信息素被收敛到极致,如同覆上一层寒霜的武器,只有在她锐利的目光扫过某些可疑阴影时,才会泄露出丝丝凛冽的战意。
她的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伊萨尔计算出的最安全路线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踏在能最大限度保护伊萨尔后背、并能第一时间应对来自侧方及后方威胁的位置。
她的视线很少长时间停留在伊萨尔身上,却仿佛全身每个细胞都在感知着他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他们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言语交流,甚至连眼神接触都极少,但行动间却展现出一种令人咋舌的极致默契,仿佛他们共用同一个神经网络。这种默契带来的高效,让他们的行进速度丝毫不逊于先锋小队,甚至更加平稳、精准。
在这片由极致理性构筑的冰冷氛围中,凌烬则显得格格不入,像一团被强行压抑的躁动火焰。
他负责小队的前方侦查,但动作幅度明显偏大,充满了无处发泄的力量感——他那火药味的信息素在砺暗礁的极寒空气中,非但没有被冻结,反而像是被压缩了的爆炸物,变得更加浓烈、呛人,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攻击性和躁动。
他渴望遭遇点什么——最好是某种难缠的外星生物,让他能尽情宣泄这过剩的精力,用战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更深层的,是他内心深处渴望能“偶然”与林虞的小队相遇。他想象着在危机关头展现出压倒性的实力,让那个强大的Omega亲眼见证他的力量,从而洗刷之前的耻辱。这种念头像毒虫一样啃噬着他的理智。
然而,最让他感到极度不自在和尴尬的,是身后那对主仆。
伊萨尔和阿斯特丽德之间那种无声的、超越了一般Alpha间常见的竞争、对抗或征服欲的联结, 那种建立在绝对信任与服从基础上的、近乎非人的默契,让信奉力量至上、习惯用信息素和拳头说话的凌烬感到本能的困惑和难以理解。
这种关系在他看来诡异又别扭,让他浑身不自在,只能通过更加激进、甚至有些鲁莽地向前搜索,来试图打破这种令他窒息的冰冷氛围,并证明自己遵循的才是Alpha应有的、纯粹的力量之道。
于是,伊萨尔小队就在这种奇异的平衡中推进:一个冰冷的大脑,一个沉默的壁垒,和一个随时可能引爆自身的火药桶。这三者构成的侧翼,其内部蕴含的风险,或许并不亚于外界未知的环境。
***
布莱克的临时指挥点设立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巨大晶岩平台上,数台环境稳定器发出低沉的嗡鸣,撑开一个淡蓝色的能量护盾,将致命的严寒与部分辐射隔绝在外。几盏悬浮照明灯投下冷白色的光,勾勒出忙碌身影和各式精密仪器。
这里,是这片黑暗冰原上唯一的光明与秩序之岛,是前方队员敢于深入未知的底气所在。
布莱克站在中央的全息战术台前,如同定海神针,他沉稳的声音通过稳定的通讯频道传输给前线的队员们,带来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悄然安抚着他们因极端环境和潜在危险而紧绷的神经,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流——林虞小队传回的环境成分分析、伊萨尔小队标记的路径节点、各队员的生命体征曲线、以及来自轨道卫星的宏观能量分布图。
而具体的数据过滤、分类和初步分析工作,则大量依赖顾夜辰。庞大的信息流在他冷静的大脑中飞速整合,汇集成一张清晰、立体的战场态势图。
就在刚才,他刚刚调整了深层扫描的频率,捕捉到林虞小队前进方向约三百米处有一处新的能量异常点,波动模式与之前遇到的惰性能量晶簇不同,更显活跃。他手指轻点,正准备向林虞发出警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