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现实稳定锚”理论研究悄然启动的同时,新型母舰的建造计划,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在成都远郊,一片被选定的、更加隐秘开阔的山谷中,规模远超星汉号船坞的超级船坞开始动工。数以万计的工匠、阵法师、以及新培训的“星舰工程兵”日夜奋战,依山势开凿,引地脉布阵,巨大的穹顶骨架开始拔地而起,其设计规模,足以容纳一座小型城市!
这一日,山谷内举行了简朴而庄严的新型母舰奠基仪式。没有过多的喧哗,只有核心成员在场。
月英、周瑜、诸葛亮三人立于奠基碑前。石碑由一块巨大的、蕴含灵能的青玉制成,上面尚未刻字。
“此舰,将是我荆益文明迈向深空的移动家园,是承载希望与未来的方舟。”诸葛亮声音沉静而有力,“其名,当承星髓,载乾坤。”
月英目光灼灼,望向周瑜,两人眼神交汇,心意相通。她上前一步,朗声道:“紫微星魄,主文明创造,定中枢秩序。此舰,当为未来远征之核心,移动之格物院,守护文明火种之堡垒——我提议,命名为 ‘紫微号’!”
紫微号!以月英自身的星髓为名,寓意着她将与这艘巨舰彻底绑定,成为其在星海中的延伸与象征。也代表着这艘战舰的核心职能——并非单纯的武力征服,而是文明的承载、创造与守护。
“善!”周瑜率先赞同,声如金铁,“紫微号,名副其实!它将是我们开拓星海最坚实的后盾。”
诸葛亮亦颔首微笑:“紫微临空,群星拱卫。此名大善。”
命名既定,月英亲手执笔,以自身紫微星力为墨,在那青玉碑上,镌刻下三个苍劲而灵动的大字——紫微号!字成之时,青玉碑光华大放,与天上紫微星隐隐呼应,一道微弱的星力竟被接引而下,融入碑中,使其更添一份神异。
奠基仪式完成后,建造工作全面展开。与星汉号不同,“紫微号”的设计完全超越了“舰船”的概念。
根据月英展示的初步全息蓝图,“紫微号”整体呈优美的流线型,长度预计将达到惊人的五里(约2.5公里)!舰首设计借鉴了“守望者”的建筑风格,平滑而充满力量感。舰体中部是庞大的居住区、生态循环区、科研中心以及核心的“三星秘境”扩大版——一个专供三人修炼和试验融合技的超大型安全空间。舰体后部则是巨大的推进阵列、能源中心以及……机甲军团机库和出击通道。
其动力核心,计划采用放大和强化版的“舰载灵核”,并预留了未来搭载“现实稳定锚”(如果研发成功)的接口。防御系统将集成最新型的复合相位阵列护盾、能量偏转装甲以及初步构想的“太初灵域”舰载版。
这无疑是一个旷日持久、消耗巨大的工程。但整个荆益上下,都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资源。所有人都明白,“紫微号”的建成,将真正意味着他们拥有了纵横星海的资本,拥有了守护地球、探寻火种、乃至向“收割者”发起挑战的机动基地。
月英的工作重心,也开始明显向“紫微号”的建造和“现实稳定锚”的研究倾斜。她在成都与船坞之间奔波,通过“天网”远程处理格物院的日常事务,越来越多的具体工作被交付给培养起来的副手。
周瑜则在继续训练“星灵军”苗子的同时,也开始频繁登上星汉号,进行更远距离的巡航和演习,熟悉星际作战的节奏,并为未来“紫微号”的指挥体系积累经验。他与月英的见面,更多是在远程会议或者船坞的工程讨论中。两人皆全心投入到各自肩负的重任中,那种并肩作战、心意相通的默契,在忙碌中沉淀得愈发深厚。
诸葛亮则稳坐成都,运筹帷幄,协调着庞大的资源流向,处理着日益复杂的内政外交,同时深度参与到“现实稳定锚”的理论研究之中。他的“秩序”之力,是构建那个终极防御的关键一环。
星历在无声中翻页。地球在荆益的引领下,悄然进行着一场迈向星海的蜕变。而在遥远的火星轨道附近,那片曾经存在过γ-73前哨站的空域,偶尔会有扭曲的阴影掠过,仿佛猎犬在失去气味后,依旧不甘地徘徊……
文明的方舟,已开始铺设龙骨。星海的征途,即将迎来它的主角。而高维的阴影,也从未远离。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m.38xs.com)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