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陈景云的试探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平息,另一重波澜已悄然迫近。
李婉晴刚从资源库调阅完关于“意识稳定性阈值”的几篇边缘论文摘要——这是她在为《盗梦空间》副本做准备时,利用新权限进行的合法查询——个人终端的加密频道便传来了一条接入请求。请求源,是沈啸天。
她指尖微顿,没有立刻回应。名单公示那日的对视,他眼中未尽的追问与此刻通讯请求的执着,构成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他并未放弃,并且,可能掌握了她尚未知晓的信息。
权衡只在瞬息之间。彻底回避可能意味着失去一个潜在的信息源,甚至可能因过度防备而引发对方更激烈的行动。有限度的接触,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利益交换,或许是当前更优的解。
她接受了请求,但未开启视频通讯,只有冷静的音频流在加密频道中建立。
“李婉晴。”沈啸天的声音传来,比以往更加低沉,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以及一种下定决心的果断,“我知道你不想谈,我也并非来追问你知道了什么。我是来……做一笔交易。”
李婉晴沉默着,等待他的下文。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我找到了一些东西,”沈啸天继续,语速加快,“关于洛书最后那个副本……一些被常规系统日志覆盖的底层数据碎片。里面提到了‘非标准意识波动’、‘信息残留指数异常’,还有……‘标记K7’。”
“K7……”李婉晴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这个代号,她在【张起灵的笔记】残页上见过!记录者心绪不宁写下的“实验体‘K-7’出现严重排异与认知紊乱,最终信息结构崩解”!
沈啸天找到的数据,竟然与笔记内容产生了交叉印证!这绝非偶然。
“这些数据很不完整,像是被暴力删除过,我无法完全解析其含义,也无法确定它们指向什么。”沈啸天的声音带着挫败,但更多的是孤注一掷的坚决,“但我能感觉到,这背后有问题,大问题。洛书的失踪,绝不是意外。”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而且,我发现最近有非授权的数据扫描在试图回溯我的查询路径。虽然很隐蔽,但我截获了其中一丝痕迹。李婉晴,我们可能……都被注意到了。”
李婉晴静静听着,大脑飞速运转。沈啸天提供的信息具有极高价值,不仅证实了“K7”实验体的存在,还将林洛书的失踪直接与学园的禁忌实验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他提到了“被注意”,这与她收到陈景云试探的感觉不谋而合。
风险与机遇并存。
“沈啸天学长,”她终于开口,声音透过加密频道,平稳得不带丝毫波澜,“你希望如何交易?”
“合作。”沈啸天回答得干脆利落,“有限度的合作。我不需要知道你全部的发现,你也不必完全信任我。我们只在‘信息层面’进行交换。你拥有比我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而我,有我的渠道可以获取一些……非公开的碎片。我们共享彼此认为可以共享的情报,共同分析,目的是自保,以及……尽可能查明洛书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给出了他的筹码和条件。很直接,也很现实。没有情感绑架,只有基于现状的利益诉求。
李婉晴没有立刻回答。她在评估。沈啸天的执着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鲁莽,但也意味着他不会轻易放弃。他的渠道或许能补全她信息拼图的关键部分。而“信息层面”的合作,意味着她可以控制信息流出的内容和节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可以。”片刻后,她给出了答复,“但需要约定规则。一,所有信息交换需经加密通道,并设定自毁程序。二,单次信息交换需明确标定价值等级,力求对等。三,任何一方认为合作危及自身,可单方面无条件终止,另一方不得追问。”
她的条款冰冷而严谨,彻底剥除了合作中可能的情感羁绊,将其纯化为一场赤裸裸的信息博弈。
频道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沈啸天也在消化这毫无温情的合作方式。最终,他沉声道:“同意。”
“那么,作为初次合作的诚意,”李婉晴率先抛出了一块经过筛选的“砖石”,“我注意到近期‘毕业’名单中部分ID编码,与数个高风险副本的异常数据记录存在非随机性关联。这或许意味着‘毕业’并非完全随机或基于表面任务结果。”
她没有提及“信息覆盖”,没有提及“轮回假说”,只是提供了一个观察到的数据现象。但这现象本身,已足够震撼,且与沈啸天的担忧方向一致。
沈啸天那边传来一声极轻的吸气声,显然被这个信息触动。“……我明白了。作为交换,”他很快回应,“我共享我截获的那丝非授权数据扫描的特征码。或许……你能反向分析出它的来源倾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