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道庭正式立基,天地同贺,道韵绵延千里,经月不散。此等异象,加之林正于南荒独抗轮回之主意志、瓦解万妖血阵的赫赫威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此界掀起滔天波澜。短短数月间,混沌道庭已成为四海八荒无数生灵瞩目的焦点。
道庭气象,日益昌隆。
昔日北境荒原,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混沌周天阵笼罩之下,灵气化雨,道韵如风。依山势而建的殿阁楼台,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不见奢华,唯见道法自然。每日皆有慕名而来的求道者,或为人族修士,或为妖族精怪,甚至有些灵智初开的草木之灵、山石之精,受道韵吸引,跋涉而来,于山门外虔诚叩拜,希冀能聆听大道。
林正遵循每月望日开讲的承诺。每次讲道,太极广场皆人山人海,不仅有道庭弟子,更有大量外来听道者。他所讲不再局限于《混沌初解》,渐及“有无相生”、“动静之机”、“轮回真意”等更深奥义,皆以天地万物为喻,浅显处可启童蒙,深邃处可撼化神。每每道音响起,必有地涌灵泉、天降金莲之象,听道者或豁然开朗,或潜然泪下,道庭声望日隆。
阿芜执掌的礼阁,负责接引、考核、教导新晋弟子。她心思细腻,沟通万灵,以巫族秘法结合混沌道韵,创出“问心阵”,可照见来者本心,甄别善恶。又设“万灵堂”,不分种族,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引导弟子感悟混沌包容之道。道庭内一派祥和,不同种族弟子竟能和睦共处,论道切磋,成为天下奇观。
云无涯的阵阁则是道庭最神秘的所在。他于后山僻静处,依林正所传混沌阵道精要,结合自身百年造诣,开始构建更复杂的阵法体系。有汇聚星辰之力淬炼体魄的“周天星辰阵”,有模拟地水火风磨练神通的“四象衍道阵”,更有借助混沌道韵窥探一丝命运轨迹的“因果问天阵”(雏形)。阵阁弟子虽少,却是个中翘楚,终日与符文阵理为伴,成为道庭强大的技术基石。
石蛮的刑阁则纪律严明。这头憨直熊妖执法如山,不拘私情,凭借强横实力与公正作风,很快树立起威信。道庭内外,无人敢轻易触犯戒律。时有外界宵小欲潜入窥探,皆被刑阁弟子借助大阵之力擒拿驱逐,确保了道庭清净。
靖王虽坐镇中州皇都,却与道庭联系紧密。皇朝成为道庭最稳固的盟友与资源后盾,道庭的兴盛也反哺皇朝,使得中州气运更加凝聚,国力日强。两者相辅相成,隐隐成为此界秩序的新支柱。
然而,树大招风,暗流也随之涌动。
这一日,林正于混沌殿静室闭关,推演混沌道果与轮回之力的深层关联,忽被阿芜以神念唤醒。
“小石头,海外散修联盟长老赤霄子前辈到访,有要事相商。”阿芜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林正睁开眼,眸中混沌之色流转。赤霄子?他记得此老,乃海外散修中德高望重之辈,修为已至元婴后期巅峰,剑道通玄。昔日他于东海平息巨兽之乱时,曾有一面之缘,彼时赤霄子便对混沌之道表现出浓厚兴趣。此时突然到访,必有缘由。
片刻后,混沌殿偏厅。
赤霄子依旧是一身朴素的灰色道袍,背负长剑,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剑,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化开的忧色。见到林正,他郑重施礼:“赤霄子,拜见林道主。”
“赤霄子道友不必多礼,请坐。”林正抬手虚扶,自有道童奉上灵茶。
赤霄子并未寒暄,直接切入正题:“道主,贫道此次冒昧来访,实因海外近来异动频频,恐有大变,特来禀报,并恳请道主援手。”
“哦?道友请讲。”林正神色不变。
“约莫三月前,极北冰原深处的‘寂灭海沟’附近,天地元气开始异常紊乱,时有蕴含极致死寂与秩序之力的蓝白色极光冲天而起,照耀数日不熄。更有空间裂缝时隐时现,从中泄露出与此界格格不入、冰冷彻骨的异种气息。”赤霄子语气沉重,“我联盟多位长老前往查探,皆感应到一股令人神魂战栗的恐怖威压,似有极其强大的存在正试图跨越界壁而来。其气息……与道主昔日所述‘净尘’之力,颇有几分相似,但更加古老、纯粹、且充满侵略性!”
林正目光一凝。净尘道统?他早已料到净尘败亡后,其背后势力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且地点选在了环境极端、人迹罕至的极北冰原!
“更棘手的是,”赤霄子继续道,“近一个月,无尽海深处几个古老的海妖族群突然活跃起来,它们不再避世,反而开始有组织地驱赶、甚至攻击靠近寂灭海沟的修士与岛屿。这些海妖行动统一,眼神狂乱,仿佛被某种力量操控。我怀疑,它们已被那即将降临的存在,或其爪牙所控制!”
“海妖封路,异界降临……”林正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眸中混沌推演。极北冰原环境恶劣,空间薄弱,确实是跨界降临的绝佳地点。操控海妖,则能有效阻挡外界干扰,为降临争取时间。看来,对方谋划已久,且来势汹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