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对了嘛!”
周炽高兴地拍拍她的肩膀,这次苏想忍着没躲开。
“有啥看不懂的……呃,估计很多你都看不懂,没关系!感受一下那种变态的思维强度就好!别怕!有我们呢!”
他说完,就像一阵风似的又跑开了,继续去研究他的创新算法了。
苏想翻开那本清华笔记……
里面的字迹工整清晰,逻辑极其严密,思维跳跃性极强,涉及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她目前的水平。
很多地方她看得云里雾里,但确实能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更加犀利和深刻的思维方式。
就像周炽说的,看不懂,但能感受到那种强大的“思维强度”。
她像一块被扔进深海的海绵,拼命地想要吸收一点一滴的养分!
哪怕只能理解皮毛,也让她对即将到来的决赛,有了更具体、也更敬畏的认知!
决赛前,她终于收到了姐姐苏念从老家寄来的信!
她迫不及待地躲到图书馆无人的角落拆开,渴望得到姐姐的指点,缓解内心的焦灼。
信的开头,依旧是姐姐那虚弱却熟悉的笔迹,关心着她的身体,嘱咐她别太劳累。
然后,姐姐逐一回答了她信中提到的一些数学问题。但苏想敏锐地察觉到,姐姐的回答不像以往那样游刃有余、一针见血了。
对于一些较深的问题,姐姐的解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坦诚地写道:
“……想想,你提到的这个泛函分析的问题,姐姐近来精力不济,未能深入钻研,所知有限,恐怕无法给你提供更深入的思路了……”
“……决赛题型高深莫测,姐姐能帮你的,越来越少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方法,姐姐也未曾涉猎……”
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疲惫。
苏想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她最大的依靠,那个仿佛无所不能的天才姐姐,也因为病痛的折磨和信息的滞后,逐渐无法再为她提供及时的庇护了。
她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了。
信的末尾,姐姐照例询问了父母是否给她写信,叮嘱她如果收到家书,一定要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看到这里,苏想的鼻尖猛地一酸,眼泪毫无预兆地砸落在信纸上。
家书?
自从她来到北京,除了姐姐断续的来信和那次短暂的通话,她没有收到过父母只言片语的信件。
没有问候,没有关心!
没有哪怕一句“钱够不够花”、“北京冷不冷”!
他们好像完全忘记了这个在北京孤身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秘密的小女儿……
他们的心里,只有那个病榻上的天才大女儿苏念。
所有的牵挂、所有的资源、所有的爱,都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苏念。
而她苏想,就像是随包裹附赠的赠品,是确保苏念能够活下去的工具,是那个可以被忽略、被牺牲的存在。
巨大的委屈和心寒,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她。
她紧紧攥着姐姐的信,指甲掐进了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原来,至亲的冷漠,比敌人的嘲讽、学业的艰难,更让人彻骨生寒。
她孤零零地坐在图书馆冰冷的椅子上,窗外是北京秋高气爽的蓝天,她却觉得浑身冰冷,仿佛被全世界遗忘。
但她不能倒下!
姐姐还需要她,竞赛还需要她……
她擦干眼泪,将姐姐的信和那些委屈死死压回心底最深处。
她拿出李泽川给的真题,拿出周炽借来的笔记,拿出陈知行推荐的习题集。
没有退路,就只能向前…
哪怕只有她一个人,也要走下去!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决赛日,终于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来临。
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队伍齐聚一堂,个个神情凝重,摩拳擦掌。
北大数院由一位资深教授带队,陈知行、周炽、李泽川、苏想四人跟在他身后,走进了指定的机房。
机房里安静得只剩下空调运行的微弱嗡鸣和敲击键盘的嗒嗒声。
每个人的座位都是隔开的,防止交流,只有电脑屏幕上即将显示的赛题是统一的。
苏想的心跳快得像是要从喉咙里蹦出来。她手心冰凉,全是冷汗,胃里一阵阵翻江倒海。
周围那些竞争对手,尤其是隔壁机位那几个穿着清华校服、神情自若的男生,无形中给了她巨大的压力。
她偷偷看了一眼自己的队友……
陈知行面无表情,已经打开了编程软件和文档,手指虚放在键盘上,如同即将出鞘的剑,冷静得可怕!
周炽难得收起了嬉皮笑脸,眼神专注,跃跃欲试!
李泽川嘴上叼着根没点燃的烟,被工作人员警告后悻悻拿下,眼神里却透着难得的认真和锐利。
只有她,像个误入大神局的菜鸟,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比赛开始的指令响起!
题目瞬间出现在屏幕上——一道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优化问题,涉及多个变量、非线性约束和实时性要求,题干长到令人窒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