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多维平衡体系完善与本源维度探索
多维宇宙平衡联盟成立后的第五年,91 个文明(14 个超域空间 86 个文明 + 灵界多维宇宙 5 个维度文明)围绕 “多维防御常态化”“本源维度探索”“文明协同升华” 三大方向持续深耕,曾经聚焦 “多维共生” 的协作格局,开始向着 “构建本源维度平衡” 的更高维度突破,为彻底消除混沌威胁根源、实现宇宙终极平衡奠定基础。
在多维平衡体系完善方面,“多维混沌监测基地” 在灵界多维宇宙的受损维度空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采用 “多维空间融合结构”,由 14 个超域空间与灵界多维宇宙联合设计:核心区为 “多维混沌监测中枢”,配备 30 台 “本源级混沌监测仪”(分析精度较之前提升 1000 倍,能识别 种以上的混沌能量亚型,包括跨维度混沌侵蚀的本源能量信号)与 “全维度全息指挥系统”(可同时调度 14 个超域空间与 5 个维度空间的防御力量);外围区部署 80 座 “本源级防御塔”,每座塔配备 1 台小型化 “多维平衡聚合炮”(射程覆盖 5000 万光年,能量输出强度为大型版本的 1/4,适合日常防御)与 “跨维度混沌净化装置”;生活区则为驻守人员提供 “全维度生态舱”,舱内可模拟 19 个空间(14 个超域 + 5 个维度)的生存环境,确保人员能长期驻守。
基地实行 “全维度轮换驻守制”,每季度由 14 个超域空间各派出 100 名人员、灵界多维宇宙派出 50 名人员驻守,驻守团队包含监测专家、技术工程师、战斗人员与医疗人员,形成 “监测 - 防御 - 净化 - 维护” 一体化的驻守体系。在首次驻守期间,团队通过本源级混沌监测仪,发现灵界多维宇宙的 “维度间隙” 中存在 “跨维度混沌本源粒子”—— 这些粒子是跨维度混沌侵蚀的 “能量载体”,虽浓度极低,但具备 “跨维度渗透” 特性,若长期忽视,可能再次引发维度失衡。驻守团队立刻启动跨维度混沌净化装置,释放 “本源级平衡净化波”,仅用 5 天就将维度间隙中的粒子彻底清除,同时修复了受损的维度法则,为后续本源维度探索扫清障碍。
“多维平衡能量共享网络” 也实现全面升级。联盟在 14 个超域空间与 5 个维度空间的核心通道节点,共建立 50 座 “本源级能量共享站”,每座共享站存储由 91 个文明共同提供的 “本源级平衡能量”(总量达 单位,是之前宇宙本源能量的 10 倍)。共享站配备 “全维度能量转化系统”,能将任意空间的能量形态(如超域能量、维度能量、星云能量、星尘能量)实时转化为 “本源级平衡能量”,再根据需求转化为目标空间的能量形态,实现 “全维度能量无界共享”。
在 “星尘超域空间” 的 “星尘文明” 遭遇 “星尘能量枯竭” 危机时,该文明通过多维平衡能量共享网络,向灵界多维宇宙的 “灵源维度文明” 申请 单位本源级平衡能量。共享站在接到申请后,1 小时内就完成能量调配与转化,将本源级平衡能量转化为星尘能量输送至星尘文明。24 小时内,星尘文明的能量储备恢复正常,文明的星尘能量枢纽运行效率提升 50%,彻底摆脱了能量短缺困境。这种 “全维度能量互助” 模式,让 19 个空间的文明真正实现了 “能量共生”。
“多维文明协同升华” 领域也取得显着突破。联盟启动的 “多维文明技术融合计划”,组织 91 个文明的技术专家成立 20 个 “跨空间技术联合实验室”,聚焦 “本源级法则应用”“全维度防御技术”“低阶文明扶持” 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在 “本源级法则应用” 实验室,玄辰宇宙群的超平衡文明、星穹文明与灵界多维宇宙的灵源维度文明联合研发出 “本源级法则共鸣装置”—— 该装置能增强文明与宇宙本源平衡法则的共鸣效率,使文明的能量利用率提升 60%,目前已在 91 个文明中全面普及。
在 “低阶文明扶持” 方向,实验室为新加入的 “暗物质超域空间” 的 4 个低阶文明(以暗物质能量为核心,技术水平仅为联盟平均水平的 1/5)定制 “本源级法则适配方案”:先为文明安装 “本源级法则适配终端”,逐步注入低浓度本源级平衡能量,帮助文明适应法则波动;再派遣技术专家入驻,指导文明改造核心能量设备,确保设备能兼容本源级平衡法则;最后通过 “本源级能量注入仪式”,将本源级平衡能量注入文明核心区域,完成最终适配。经过 3 个月的适配,4 个低阶文明成功接入多维平衡能量共享网络,文明的暗物质能量稳定性提升 90%,彻底摆脱了 “能量易湮灭” 的生存困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