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允那句“这次先不和你计较”说得又急又响,尾音里还带着没压下去的恼羞。他分明是被苏瑶那句“闹到皇上那里去”堵了嘴——真要闹到御前,先不论谁对谁错,他为了苏柔就带人闯丞相府拿人,本就失了太子体统,再者萧珩找的那小厮证词漏洞百出,若被皇上查问,他只会落个“偏听偏信、处事鲁莽”的名声。
苏瑶垂着眼,嘴角没什么笑意。她知道萧允这是服软却不服气,可眼下能把人拦下来就好,真要逼得太紧,反倒容易让他和苏柔拧成一股绳,后续更麻烦。
“太子殿下能明辨是非,自然最好。”她语气放得平和了些,却没松口,“只是我院里的丫鬟清白得很,今日太子殿下带侍卫上门要拿人,这事若传出去,她们的名声怕是要被污了。还请殿下回去后,跟府里的人交代一句,莫要在外乱嚼舌根。”
萧允脸涨得通红,想说“本殿知道”,偏又拉不下脸,只梗着脖子道:“本殿知道分寸!”说完狠狠瞪了那小厮一眼——若不是这没用的东西,刚才也不会被苏瑶问得哑口无言。
那小厮被他瞪得一哆嗦,缩在侍卫后面,头几乎要埋进衣领里。苏瑶看在眼里,心里冷笑——就这么个没见过世面又贪钱的主儿,萧珩也敢拿来当证人,怕不是急着对付她,连手脚都没做干净。
“既然殿下清楚,那便请回吧。”苏丞相这时开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却也有不容置疑的疏离,“小女院里的丫鬟没做错事,自然不能跟殿下走。丞相府虽比不得东宫尊贵,却也容不得人随意来拿人。”
萧允被苏丞相噎了下,这才想起自己今日是来“拿人”的,结果人没拿成,还被苏瑶堵得说不出话,反倒显得他理亏。他咬了咬牙,又看了眼一旁抹眼泪的柳姨娘,终究没再说硬话,只道:“苏丞相好自为之!”说完甩袖就往外走,连看都没看苏柔的母亲一眼。
太子府的侍卫和那小厮见状,也赶紧跟了上去。前厅里的喧闹一下子散了,只剩下苏丞相、柳姨娘,还有站在门口的苏瑶和刚走进来的楚墨。
柳姨娘见太子走了,脸上的泪也收了些,只是看着苏瑶的眼神依旧带着怨怼,却不敢再像刚才那样念叨。她知道苏丞相现在正生气,若是再帮着苏柔说话,怕是讨不到好。
“瑶儿,你回来了。”苏丞相看向苏瑶,脸色缓和了些,只是眉宇间还有愁绪,“今日这事……委屈你了。”
“父亲言重了,女儿没受委屈。”苏瑶走上前,“倒是父亲,被太子殿下这么闹一场,怕是烦心了。”
苏丞相叹了口气,没接话,目光却落在了苏瑶身后的楚墨身上,忙拱手道:“王爷怎么也来了?”
“本王与瑶儿在锦绣阁查账,听闻太子殿下往丞相府来了,便顺路送她回来。”楚墨语气平淡,却带着股不容忽视的气场,“没想到刚到门口,就听见前厅吵嚷,便进来看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柳姨娘,“倒是没料到,太子殿下会为了点‘芙蓉糕’的事,动这么大的火气。”
这话听着是陈述,却像是在敲打——太子为了苏柔,连规矩都不顾了,这事传出去,丢的不仅是太子的脸,还有丞相府的脸。柳姨娘脸色一白,往后缩了缩,不敢再抬头。
苏丞相自然听出了楚墨的意思,脸上更显尴尬,忙道:“是小女之间的误会,让王爷见笑了。”
“误会能解开就好。”楚墨看向苏瑶,“既然丞相府没事了,你要不要跟本王回锦绣阁?账还没查完。”
苏瑶知道他是想帮自己避开府里的麻烦,点头道:“好。”
“父亲,女儿先跟王爷回锦绣阁了,晚些再回来给您请安。”她对苏丞相福了福身。
苏丞相巴不得她离府避避,免得再被柳姨娘或苏柔缠上,忙道:“去吧去吧,路上当心。”
两人转身往外走,刚走到影壁处,就见春桃正站在廊下等,见苏瑶出来,忙迎上来:“大小姐,您没事吧?刚才听府里的丫鬟说太子带了好多侍卫来,吓死我了。”
“没事了。”苏瑶拍了拍她的手,“你先回瑶光院,跟绿萼她们说一声,让她们别担心,太子没把人带走。再让厨房炖点安神汤,给她们都分点。”
“哎!”春桃应声,又看了眼楚墨,见他没说话,才快步往后院去了。
楚墨的马车就停在府门口,墨影站在车旁候着。两人上了车,马车缓缓驶离丞相府,苏瑶才松了口气,靠在车壁上,指尖捏着披风的流苏。
“刚才在府里,你倒是镇定。”楚墨看着她,眼底带着点笑意,“换作旁人,被太子那么指着鼻子问,怕是早就慌了。”
“慌也没用。”苏瑶抬眸看他,“萧允本就偏袒苏柔,我若慌了,他反倒觉得我心虚。再说,我本就没做过,何必慌?”她顿了顿,想起那个小厮,“倒是萧珩找的那个证人,也太不顶用了,三言两语就露了破绽。”
“或许他本就没指望那小厮能把你怎么样。”楚墨指尖敲着膝盖,“萧珩那个人,向来喜欢‘投石问路’。他让那小厮去太子面前作证,说不定就是想看看你的反应,顺便搅得丞相府不得安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