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钉子
雨水连绵不绝,将西安城浸泡在一片湿冷的灰蒙之中。“听雨轩”内,陆明远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紊乱,透露出他内心的焦灼。徐远舟的“新策”像无形的蛛网,正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而最致命的那根丝线,却始终隐藏在内部的阴影里。
“残碑拓片”的消息像一根刺,扎在他的神经上。老君洞的侦察确认了敌特活动,但对方目的不明——是真发现了什么,还是又一个精心布置的舞台?他的“喂饵”计划因此被迫暂缓,在敌情未明前,任何主动的举动都可能弄巧成拙。
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江静云刚刚送来的监听摘要。“钟摆”信号的扫描模式再次发生细微变化,加强了对甄达康所在军政机关西侧区域的关注,而那里,恰恰是机要档案室和部分高级参谋宿舍的所在地。这指向性过于明显,仿佛有人正拿着探针,在甄达康周围反复试探。
内部必然还有信息在泄露!这个念头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理智。
“掌柜的,”江静云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信号的变化规律我记录了,但源头……如果内部真有‘钉子’,而且级别不低,我们的监听恐怕防不胜防。”
陆明远沉默着。他何尝不知?之前的审查清洗了赵致远,却似乎并未触及核心。这个隐藏的“钉子”更加狡猾,传递信息的方式可能更为隐秘,甚至可能利用了他们尚未察觉的渠道。
必须改变思路。被动的防御和内部审查收效甚微,需要引蛇出洞。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危险,但或许是唯一能打破僵局的方法。
“静云,”他抬起头,目光沉静,“准备一份情报。”
江静云微微一怔。
“内容如下,”陆明远语速缓慢,字字清晰,“‘获悉,敌正利用老君洞残碑线索,试图复原唐代一条废弃的引水密道,该密道疑似通往城北光化门遗址附近。已派员核实,若确凿,可作紧急备用通道。’将此情报加密,等级列为‘绝密’。”
江静云立刻明白了陆明远的意图——制造一份高度敏感、极具诱惑力的假情报,并且明确指向一个具体行动——核实通道。这份情报一旦被“钉子”获取并传递给徐远舟,敌人必然会有相应的动作。
“另外,”陆明远继续道,“这份情报,只通过一条渠道流转。”
“哪条渠道?”江静云问。
陆明远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墙边,目光扫过那上面仅存的几个未被红叉覆盖的联络点标识,最终停留在其中一个代号“灰鸽”的标记上。“灰鸽”是负责与“金爷”那条线进行间接联系的唯一中间人,身份隐秘,连江静云和雷万山都不知道其真实身份。在赵致远“死”后,这条线是唯一与旧有情报网还有微弱联系的通道,也是最值得怀疑的环节之一。
“渠道,‘灰鸽’。”陆明远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江静云心中一凛。她明白,这是一次赌博,赌的是“灰鸽”是否清白,赌的是那个“钉子”是否就附着在这条最后的旧网络上。
“明白,我立刻去办。”她没有丝毫犹豫。
假情报被迅速加密,通过只有陆明远和“灰鸽”掌握的绝密通道传递了出去。整个“听雨轩”随之进入一种极致的静默状态,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陆明远、江静云、雷万山三人,如同三尊雕像,守在不同的方位,通过各自的渠道,紧张地监控着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雨水敲打着屋檐,声音单调而令人心焦。
负责监视老君洞和光化门遗址附近区域的雷万山手下,最先传回了异常动静。老君洞那边,敌特的活动明显加剧,似乎加大了搜寻范围和力度。而在光化门遗址附近,几个陌生的摊贩和“闲人”悄然出现,他们不像寻常百姓,目光过于警惕,不断扫视着周围的建筑和行人。
鱼儿,似乎嗅到饵料了。
但陆明远没有动。他在等,等一个更确凿的证据,证明情报确实是从“灰鸽”这条线泄露出去的。
就在这时,江静云那里的监听设备,捕捉到了一段极其短暂、功率极弱的异常发射信号。信号源模糊,无法精确定位,但其出现的时间,与假情报传递出去后的某个关键时间点高度吻合!
“掌柜的!有异常信号!发射时间很短,像是在发送确认信息或简短指令!”江静云压低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几乎同时,负责外围警戒的雷万山发出了暗号——他发现“灰鸽”用于接收信息的死信箱有被开启过的痕迹,而且是在非约定时间!
几条线索瞬间汇聚,指向同一个方向!
“灰鸽”就是那颗“钉子”!
陆明远眼中寒光暴涨。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向雷万山下达了指令:“控制‘灰鸽’,要活的!动作要快,在他销毁证据或发出警告之前!”
雷万山像一头猎豹,带着两名绝对可靠的行动组成员,无声地融入了雨幕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