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决断
“石窟”安全屋仿佛一口巨大的石棺,将外界所有的光线与声响隔绝,只留下内部三人沉重的心跳与压抑的呼吸。徐远舟的“壁虎”行动像一片不断扩散的浓稠油污,浸染着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技术侦察的触须与内部“影子”的窥探交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天罗地网。聚焦张股长的计划被迫中止,如同箭在弦上却不得不强行收回,反噬的力量让小组的处境愈发危情四伏。
陆明远背对着江静云和雷万山,面朝着冰冷粗糙的石壁,身影在昏黄的应急灯下拉得很长,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沉重。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推演着每一种可能的出路,又冷酷地将其一一否决。
继续“深潜”?徐远舟的“壁虎”显然具备追溯和数据分析能力,静默等待只会让敌人有更多时间梳理他们的过去,找到“石窟”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
强行突围?在技术监控和内部眼线的双重锁定下,无异于自投罗网。
启动“种子”计划缓慢渗透?时间不站在他们这边,西安城防调整即将完成,大军压境的时刻迫在眉睫,他们需要的是雷霆一击,而非温火慢炖。
所有的常规选项,似乎都指向绝路。
江静云和雷万山默默地看着他的背影,没有催促,也没有发言。他们知道,掌柜的正在经历着作为领导者最艰难的时刻——一个关乎整个小组存亡,也关乎古城解放进程的终极决断。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在燃烧着小组所剩无几的生命力。
终于,陆明远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凝重与挣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冰冷的平静,一种破釜沉舟后的释然。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得像刚刚磨好的刀锋。
“我们错了。”他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江静云和雷万山都是一怔。
“我们一直以为,‘深潜’、‘静默’、‘迂回’是我们唯一的生路。”陆明远继续说道,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近乎残酷的弧度,“但在徐远舟和他的技术面前,尤其是在那个隐藏的‘影子’注视下,这些不过是拖延死亡的把戏。”
他走到木桌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西安地图上,仿佛要将其戳穿。
“守,是守不住的。藏,也是藏不住的。”
“那么,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进攻!”
“进攻?”雷万山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掌柜的,我们现在拿什么进攻?外面全是徐远舟的人和技术设备!”
“不是武力上的进攻,”陆明远的目光扫过两人,眼中燃烧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近乎狂热的火焰,“是战略上的进攻!是心智上的进攻!徐远舟不是以为他已经稳操胜券,可以将我们慢慢困死吗?他不是依赖那个‘影子’和‘壁虎’给他提供信息吗?”
“那我们就给他信息!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也绝对不会怀疑的——‘最终答案’!”
一个大胆、疯狂,却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计划,从陆明远口中缓缓道出。
他要利用徐远舟的“自信”和对其情报来源(“影子”和“壁虎”)的依赖,导演一出精心策划的“终局”!
计划的核心是:主动暴露一个假的“小组最终撤离计划”!
这个计划将包含以下要素:
1. 真实性:计划将基于小组真实面临的困境(技术压制、内部威胁)来设计,逻辑自洽,细节逼真。
2. 诱惑性:计划将暗示小组因无法获取最终城防图,决定放弃长期潜伏,执行高风险的最后一次情报传递(伪造一个看似合理的“终极情报”目标,如某份过时但仍有价值的敌军序列文件),然后通过那条真伪难辨的“鬼道”紧急撤离西安。
3. 可验证性:计划中将包含只有徐远舟和内部“影子”才可能知晓、并能通过“壁虎”等技术手段进行交叉验证的“内部信息”,以此增强其可信度。
4. 指向性:整个假计划的最终落脚点,将是“鬼道”入口区域!陆明远要将徐远舟和他最精锐的力量,以及那个可能现身的“影子”,全部引向那个他们之前探查过、并已布下陷阱的区域!
“我们要让徐远舟相信,这是他毕其功于一役,将‘长安小组’连根拔起的最佳时机,也是唯一时机!”陆明远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兴奋,“他会调动所有力量,包括那只‘壁虎’,甚至可能亲自督战,在‘鬼道’入口布下天罗地网,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而我们,”他看向江静云和雷万山,一字一顿地说,“将在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鬼道’的时候,完成两件事:第一,找出并清除那个内部的‘影子’!第二,利用他后方空虚的机会,通过‘沉舟’或其他可能出现的缝隙,做获取城防总图的最后一次努力!”
这是一个将自身作为最大诱饵的疯狂计划!风险极高,一旦被识破,或者内部“影子”没有按照预期行动,小组将面临瞬间覆灭的结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