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丝的星光与埃利奥特等导师的艰难转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两颗石子,在艾瑞蒙德学院激起了层层扩散的涟漪。改革的理念,正从研究所的图纸和会议室里的争论,逐步渗透到学院最基础的肌理之中。然而,真正的风暴,往往源于触及根本利益的变革。当学院官方正式公布全新的、颠覆传统的学员考核与评价体系时,长期积累的矛盾与新旧理念的冲突,终于在一次看似常规的学期考核中,猛烈地爆发了。
公告是由卡尔文大法师亲自在学院中央广场的传音法阵前宣读的。这位曾经醉心于纯理论魔法结构、如今已成为改革派中流砥柱的法师,声音通过魔法清晰地传遍了学院的每一个角落:
“为全面、客观评估学员对魔法之理解、掌控与应用能力,引导教学方向与个人修行契合‘星轨-林杨体系’之精髓,经院务会议深入研究并决议,自本季度起,对「织法境」及以下学员之考核标准,进行如下调整与优化……”
随着卡尔文一条条念出新的考核细则,广场上聚集的学员和导师们,脸色开始变得精彩纷呈。
新的考核标准,彻底颠覆了沿用数百年的传统。
传统的考核,核心在于“法术威力测试”。学员需要在特制的标靶或结界前,施展其掌握的最强攻击或防御法术,由评测导师根据法术造成的破坏范围、能量强度、元素纯度等直观效果进行打分。这几乎是一场个人武力的炫示,威力越大,评分越高,简单、粗暴,且极具观赏性。
而新的考核标准,则将其拆解、细化,并引入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评价维度:
· “法术构建速度”: 从引导魔力到稳定形成法术模型所需的时间,占比20%。
· “魔力能耗控制”: 单位法术效果所消耗的魔力值,占比20%。
· “模型稳定性与结构完整性”: 法术模型在维持期间的波动程度与是否符合标准架构,占比25%。
· “战术情景应用与团队协作”: 在模拟实战环境中,法术释放的时机、目标选择、与队友的配合度,占比25%。
· “基础法术威力”: 传统威力测试的权重,被大幅压缩至仅剩10%。
简而言之,新的评价体系,不再看重一个学员能否憋出一个“大招”,而是全面评估其施法的“效率”、“精准度”、“可持续性”以及“团队价值”。一个能快速、节能、稳定地施展十个“酸液飞溅”的学员,其评价将远远高于一个需要漫长吟唱、消耗巨大才能放出一个“强化版大火球”的学员。
消息一出,广场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如同炸开了锅!
那些在新体系下受益、早已将标准化模型练得滚瓜烂熟的普通学员,脸上露出了惊喜和跃跃欲试的神情。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一条不依赖于天生强大魔力、不依赖于对复杂高阶法术领悟力的晋升通道,正在向他们打开!
然而,另一群人——那些凭借过人天赋、深厚家学或是早期奇遇,掌握了少数几个威力惊人但往往耗时耗力法术的“传统精英”学员们,则瞬间哗然,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愤怒与屈辱。
“荒谬!简直是荒谬!”一个身材高大、身着华贵法师袍的红发青年猛地推开身前的人,大步走到广场前方,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形,正是学院内有名的天才学员,出身魔法世家的罗恩·弗利姆。他主修火焰魔法,以其威力强大的“爆裂火球”而闻名,是同阶中公认的攻击力第一人。
“魔法是什么?是力量!是能够焚尽敌人、撕裂壁垒的终极力量!现在居然告诉我,一个快得像娘们绣花一样的‘法师之手’,比一个能轰碎岩石的‘爆裂火球’更重要?能耗控制?在生死对决中,谁会去计较那一点魔力的消耗?这简直是对魔法之美的侮辱!是对力量的亵渎!”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身边一群同样以“威力”见长的精英学员的共鸣。
“没错!罗恩说得对!这新标准就是鼓励人当缩头乌龟!只敢用些不痛不痒的小把戏!”
“团队协作?战术应用?笑死人了!真正的强者,一人就是一个军团!需要和那些连火苗都搓不大的废物配合吗?”
“我看这根本就是研究所那帮人,自己施展不出像样的强力法术,才搞出这套东西来打压我们!”
“我们必须抗议!找导师!找院长!绝不能让他们这么胡闹下去!”
群情激愤。罗恩等人迅速串联起来,他们不仅自身实力不俗,背后往往还站着一些同样对改革持保留态度、或是与他们的家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保守派导师。一时间,各种质疑、批评乃至谩骂的声音,开始在学院内蔓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反对声浪。他们试图向院方施压,要求收回成命,至少保留传统威力测试的核心地位。
面对这股汹涌的抗议浪潮,研究所和林可并未直接出面驳斥,只是通过官方渠道再次强调了新标准对于培养“全面、高效、可持续”法师的重要性。真正的回应,被安排在了即将到来的、首次全面采用新标准的季度考核场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