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青山县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资金压力也与日俱增。尽管多方筹措,仍有数十亿的资金缺口。林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日渐变化的城市,心中酝酿着一个大胆的计划。
是时候动用重生最大的优势了。
周末,林辰以调研为名前往省城。在一家不起眼的证券营业部VIP室,他打开专用的交易电脑。屏幕上红绿闪烁的K线,在他眼中如同前世的记忆图谱。
“贵州茅台,现价42.3元...”林辰喃喃自语。他清楚地记得,这支股票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将突破两千元大关,成就A股神话。
没有丝毫犹豫,他通过多个隐秘账户开始建仓。五千万资金分批买入,如同细流汇入大海,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接下来的操作更加大胆。他精准买入即将股权分置改革的三一重工,布局即将爆发的稀土概念股,甚至提前埋伏后来被称为“妖股”的几只ST股票。
每一笔操作都精准得令人发指,仿佛能预知未来。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从惊讶到麻木,最后只剩下敬畏。
股市只是第一步。林辰清楚地记得几个关键时间点的彩票号码和体育赛事结果。他安排可靠的人,在不同投注站购买彩票,投注金额控制在中奖不上新闻的范围内。
最惊人的是对2006年世界杯的投注。他清楚地记得意大利夺冠的整个过程,甚至包括几场关键比赛的比分。通过地下赌球渠道,他分散投注,赚得盆满钵满。
三个月后,林辰的秘密账户资产已经突破十亿。但他没有停手,而是继续利用先知优势滚动投资。
与此同时,他在青山县的动作更加从容。当某个拆迁项目因资金问题陷入僵局时,他果断引入“神秘投资人”注资解围。当某个民生项目因预算不足面临搁浅时,又有“慈善基金”及时伸出援手。
这些资金自然都来自他的秘密账户,但通过层层设计,无人能查到真正来源。
一天晚上,林辰正在查看账户情况,秦梦雪突然来访。
“听说最近有个神秘投资人在青山县很大手笔?”她似笑非笑地问,“不会是你吧?”
林辰心中一惊,表面却不动声色:“我哪有那个本事。”
秦梦雪凑近电脑屏幕,瞥见上面的数字,瞳孔微缩:“这些是...”
林辰迅速合上电脑:“一些投资数据。”
“林辰,”秦梦雪神色严肃,“你到底有多少秘密?”
面对她锐利的目光,林辰知道瞒不住了。他深吸一口气,决定部分坦白。
“我确实在做一些投资,收益用于弥补建设资金缺口。”他谨慎选择措辞,“有些消息渠道,能获得一般人不掌握的信息。”
秦梦雪凝视他良久,忽然笑了:“我就知道你不简单。不过...”她语气转为担忧,“这种事很危险,一旦被发现...”
“所以需要保密。”林辰握住她的手,“你愿意帮我吗?”
秦梦雪反握住他:“从一开始,我就站在你这边。”
有了秦梦雪的帮助,林辰的操作更加得心应手。她利用公安系统的资源,帮他规避调查风险,确保资金流转安全。
更让林辰意外的是,沈清秋也察觉到了什么。一天夜晚,她轻声问:“你最近好像很累,是在为什么事操心吗?”
林辰犹豫片刻,透露了些许信息:“我在为县里争取一些额外资金。”
沈清秋没有多问,只是温柔地按摩他的太阳穴:“不管做什么,记得保护好自己。”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林辰既感动又愧疚。他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怪圈:越是想要保护身边的人,就越需要动用重生优势;而动用的越多,暴露的风险就越大。
转折点很快到来。一天,黑子紧急约见:“辰哥,道上有人在查一个神秘投资人,描述很像你。”
林辰心中一凛:“谁在查?”
“不清楚,但来头不小。”黑子神色凝重,“似乎和之前查你重生秘密的是同一伙人。”
危机迫近,林辰决定加快步伐。他利用一笔巨额资金,一举拿下新城核心区的开发权,同时通过离岸公司控股多家即将上市的企业。
到2005年底,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三十亿,成为真正的隐形富豪。但这些财富都隐藏在层层迷雾中,表面上看,他依然是个拿着死工资的副县长。
这天,林辰正在研究新城规划图,李文博突然来访。
“辰子,有件事得提醒你。”李文博神色严肃,“央行最近在查热钱流入,你的资金流动可能被注意到了。”
林辰皱眉:“很严重?”
“暂时还好,但要是继续大规模操作...”李文博欲言又止,“你知道,树大招风。”
当晚,林辰彻夜未眠。他意识到,单纯的资本积累已经到达瓶颈,需要将财富转化为更安全的形式。
第二天,他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成立“青山发展基金”,号称由多家企业共同出资,实则大部分资金来自他的个人账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