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雪,在夜晚悄然降临。清晨,林长青推开窗,外面已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细碎的雪花仍在飘洒,天地间一片静谧。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让他因熬夜梳理项目细节而略显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清。
项目进展比预想的要顺利。赵伟团队已经搭建好了基础框架,第一个可交互的demo版本正在内部测试中。林长青自己也通过线上渠道,联系到了一位风格契合、要价合理的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游戏所需的图标和简单场景元素。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决——游戏的名字。
赵伟他们习惯性地称之为“那个农场游戏”,这显然不行。一个名字,是产品的灵魂,是传递给玩家的第一印象,更是未来品牌价值的核心承载。它需要好听,好记,更需要有内涵,有想象空间,能够承载他赋予这个游戏的,不仅仅是“种田”的期待。
他拒绝了直接沿用前世那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不仅是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更是因为他希望这个诞生于他手中的作品,从名字开始,就打上属于他林长青的、独一无二的烙印。
整个上午,他都有些心不在焉。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推导着复杂的公式,他的笔尖却在草稿纸的角落无意识地划动着。一个个名字闪过脑海,又被他逐一否决。
“丰收物语”?太直白,少了些韵味。
“星空农场”?将“星空”与“农场”强行绑定,略显生硬。
“田园牧歌”?意境虽美,却似乎缺少了一点互动和成长的动态感。
都不够好。都不够贴切。
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个能连接“此刻脚踏实地”与“未来仰望星空”的名字。这个游戏,是他商业版图的第一步,是积累资本的土壤,但它的意义,绝不应止步于此。它应该像一粒种子,蕴含着更广阔的梦想。
课间,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皑皑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同学们兴奋地涌出教室,在走廊上欢呼,团起雪球互相追逐,青春的笑闹声充满了整个校园。
林长青没有出去。他站在窗边,望着楼下那片被洁白覆盖的操场,远处是落满积雪、如同琼枝玉叶的树冠,更远处,是雪后初霁、湛蓝如洗的天空。
苏雨晴安静地走到他身边,和他一起望着窗外。她没有说话,只是陪他看着这片纯净的雪景,呼吸间带着淡淡的白色雾气。
“真干净啊。”她轻声感叹,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他。
林长青心中微微一动。是啊,干净,纯粹,一如这场初雪,也一如他们此刻的年华,和那份尚未言明、却清澈见底的情感。
他的目光越过喧嚣的校园,越过城市的轮廓,投向那无垠的、雪后愈发显得高远深邃的天空。脑海中,那缓缓旋转的“星璇”似乎与这片苍穹产生了某种共鸣。他想起了自己重生归来时,在绝望中看到的那片星空;想起了自己立下的,要走向星辰大海的誓言;想起了在无数个夜晚,他内视己身时,那如同微缩宇宙般的神秘景象。
星辰,宇宙,尘埃,故事……
无数念头如同星辉般在脑海中闪烁,碰撞。
忽然间,一道灵光如流星般划过他的思绪,瞬间照亮了所有的迷茫。
尘埃!是了,宇宙浩瀚,星辰璀璨,但构成这一切的基石,又何尝不是无数渺小却不可或缺的尘埃?他的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如同微尘,却承载着玩家点点滴滴的耕耘、收获、友情与陪伴。这些细微的情感与努力,汇聚在一起,便能构筑起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机的世界。
而“物语”,这个词带着叙述感和浪漫色彩,意味着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更是一段由每位玩家亲手书写的故事。
星尘……物语……
星尘虽微,可汇星河;物语平凡,亦能成诗。
这个名字,既点出了游戏内核——由无数微小互动构成的温馨世界,又暗合了他个人宏大的终极梦想,甚至……还隐约映照着他与身边这个女孩之间,那些无需言说、却如星辰尘埃般弥足珍贵的日常点滴。
它低调,不张扬,却内涵深远,余韵悠长。
就是它了!
林长青猛地转过身,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他看向身旁的苏雨晴,她正微微歪着头,有些不解地看着他突如其来的激动。
“我想到了!”他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引得旁边几个同学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苏雨晴被他感染,唇角也不自觉地漾开笑意,轻声问:“想到什么了?”
林长青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心绪,从书包里拿出那份承载着他心血和期望的策划案。他翻到扉页,之前那里只写着“项目策划草案”。
他拔开笔帽,笔尖悬在纸页上方,微微一顿。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专注的侧脸和那支蓄势待发的笔上。
然后,他落笔了。动作沉稳而有力,一笔一划,清晰地写下四个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