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废弃纺织厂的藏身点,仿佛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外界因寒水涧事件和后续的“金蝉脱壳”而暗流汹涌,但这方寸之地,却陷入了一种异样的平静,只剩下时间如同沙漏中的细沙,悄然流淌。
连续的高强度神经紧绷与生死搏杀,如同被反复锻打的铁胚,虽然去除了杂质,却也留下了深深的疲惫。林逸宸深知张弛有度之道,在确认“金蝉脱壳”计策初步奏效,外界目光被成功引向那虚无缥缈的“神秘势力”后,他果断按下了一切的暂停键。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几乎足不出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前一阶段战斗的消化与沉淀之中。
林逸宸盘膝坐在一堆废弃的棉纱包上,双目微阖,心神沉入体内。《基础炼气诀》的法门如同呼吸般自然运转,引导着灵力在拓宽坚韧后的经脉中涓涓流淌。与萧烈一战,虽然主要依靠智谋与环境,但生死关头灵力极限压榨式的运用,以及最后引爆寒玉髓时对灵力精细操控的苛求,都让他对自身力量的认知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他不再急于冲击下一个窍穴,而是反复锤炼着现有的灵力,使其更加凝练、纯粹,如臂指使。意识海中,不断复盘着战斗的每一个细节:乱灵阵启动的时机是否最佳?扰神符的激发能否更隐蔽?牵引符的运用还有无改进空间?他甚至开始尝试,能否将几种低阶符箓的效果进行简单的组合,形成更具威胁的连锁反应。这种基于实战的反思与推演,比单纯的闭门苦修,效果强了何止数倍。
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那枚神秘黑色碎玉的感应。碎玉在吞噬了部分骨埙能量和此次战斗逸散的些许灵力后,似乎愈发温润,反馈出的那股精纯能量也更加柔和。林逸宸能感觉到,自己与碎玉之间的联系正在一丝丝地加深,虽然依旧无法主动驱动其吞噬之力,但对能量的感知却敏锐了不少。他尝试着将一丝灵识缠绕在碎玉周围,如同小心翼翼的藤蔓,试图探知其内部更深层的秘密,却总感觉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迷雾。
苏清雅的进步则更为直观。经过寒水涧一役,她的灵识在极限压力下得到了显着的锤炼,变得更加坚韧和敏锐。此刻,她正专注于《灵犀望气术》的深化修行。眸中清辉不再只是简单的流淌,而是如同有了生命般,时而凝聚如针,探向极远之处(谨慎地避开城东方向),感知着江城整体气运那宏大而模糊的变迁;时而扩散如纱,笼罩自身与同伴,将那敛息之法演练得越发纯熟自然,几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她还开始尝试将望气术与自身对灵植生机的感悟结合。指尖萦绕的淡绿色光点不再仅仅是模拟,而是开始尝试引导、甚至微弱的增幅周围那些顽强的、从砖缝中挣扎求生的野草的生命力。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消耗巨大,但每一次成功的引导,都让她对生命能量的理解深刻一分。她隐隐感觉到,这或许是一条不同于传统炼丹,却直指生命本源的独特道路。
石猛的修炼则充满了力量感。他没有学习复杂的法诀,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自身气血之力的掌控上。青钢剑虽已销毁,但他以手代剑,在空旷的仓库角落反复演练着最基础的劈、砍、刺、撩。每一次出手,都力求将全身肌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气血随之奔涌,空气中发出沉闷的呼啸。他在摸索属于自己的“势”,一种一往无前、以力破巧的蛮横气势。偶尔,他全力一击时,拳锋甚至能带起一丝微弱的、扭曲空气的波纹,那是力量凝聚到一定程度,开始触及某种门槛的征兆。
修炼之余,三人也会交流心得。
“宸哥,俺感觉力气好像又大了点,但总觉得……差点意思。”石猛挠着头,有些苦恼地向林逸宸请教,“就像……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出全力。”
林逸宸观察着石猛演练,沉吟道:“你的力量足够狂暴,但缺少一种‘穿透’和‘凝聚’。试着想象你的气血之力不是泼出去的水,而是拧成一股的钢针,或者……烧红的烙铁!将力量集中在一点,瞬间爆发,或许效果不同。”
石猛似懂非懂,但还是依言尝试,虽然一开始更加别扭,甚至几次控制不住差点扭伤,但他韧性十足,反复练习之下,竟真的渐渐摸到了一点门道,拳锋带起的破空声更加尖锐刺耳。
苏清雅也会和林逸宸探讨望气术的种种妙用,以及能量属性的细微差别。林逸宸虽然不修此术,但他思维敏捷,往往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提出一些让苏清雅豁然开朗的见解。
这种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氛围,让这处临时藏身所有了些许“家”的温暖,冲淡了外界危机带来的压抑。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这一日,林逸宸正在尝试改进一种低阶的“轻身符”,希望能提升其效果,便于日后行动。突然,他放置在身边的隐修会令牌轻微震动起来,并非来自万象阁的公共信息,而是一条定向传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