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是海量的、经过深度挖掘和处理的资料:
动态战术路线模拟图: 不仅展示传球和扣球路线,还标注了不同战术启动前,关键球员的微表情、肢体语言等“预兆”数据。
球员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包括起跳高度、挥臂速度、扣球角度在不同体力阶段的概率分布,甚至有关键球员在压力下的习惯性技术变形趋势。
防守阵型弱点热力图: 基于成千上万次进攻回合的统计,清晰标示出各支强队防守体系中最容易被击穿的区域和轮次。
心理博弈模型: 分析关键分时教练的暂停选择倾向、核心球员的决策偏好。
甚至还有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的、对手在特定情境下的可能反应路径推演!
其专业程度、细致入微和前瞻性,远远超出了高中排球范畴,几乎达到了职业体育数据分析的水平!
这简直就是一座蕴藏着无数克敌制胜密码的宝库!
“爸爸!这……太惊人了!你是怎么……”晴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星野宗一郎微微一笑:“以前在研究所的一些积累,加上这几年自己做的研究。想着你们可能用得上,就系统整理了一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眼神已经完全被屏幕吸引、坐直了身体的影山,语气变得严肃了些,“不过,晴,影山君,你们要记住,数据是死的,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我们自身的特点和限制,来灵活运用它。”
他特意加重了“自身的特点和限制”这几个字,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影山依旧戴着支具的左膝,含义不言而喻——这套系统可以帮助乌野扬长避短,制定出最适合当前“残阵”的战术,但无法替代球员在场上的发挥和临场应变。
影山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这片数据的海洋中。
他冰蓝色的眼眸锐利地扫过屏幕上飞速滚动的信息,手指无意识地在床单上划动着传球的线路,仿佛那些冰冷的数据在他眼中自动转化为了活生生的赛场画面。
他看到了一套针对井闼山学院严密防守的、利用节奏变化和掩护跑位制造一对一机会的模拟战术;看到了如何利用狢坂高校桐生扣球后习惯性回位稍慢的弱点进行快速反击的推演;甚至看到了如何针对鸥台高校白马芽衣子拦网手型的特点,设计打手出界的概率优化方案……
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的战栗感掠过他的脊髓。
这不再是隔岸观火般的焦灼,而是一种仿佛亲自参与到战术制定、甚至能预判未来战局的、深层次的参与感!
他因伤病而被禁锢的头脑和战术本能,找到了新的、无比广阔的用武之地!
“这里,”影山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指向一段关于枭谷学院主攻手木兔光太郎情绪波动与表现关联性的分析数据,“木兔状态低迷时,倾向于打小斜线,成功率下降15%。可以针对这一点布置防守。”
晴立刻记录,并调出枭谷的比赛录像进行比对,果然吻合!
“还有,”影山的目光又锁定在狢坂二传手森川望的传球习惯分析上,“他面对三人拦网时,传给桐生八的球,旋转会比平时弱0.2秒,球速更快但线路更直。”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差别,但在高水平对决中,可能就是决定性的!
接下来的几天,病房彻底变成了乌野排球部的远程战术研究中心。
影山仿佛不知疲倦,除了完成必要的康复训练,所有时间都泡在了这套数据库里。
他与晴的讨论变得空前激烈和深入。
他凭借顶尖的球场直觉和对手的理解,提出大胆的战术假设和对手的弱点猜想;晴则负责用数据系统进行模拟验证、筛选优化,并将可行的方案整理成清晰的图表和要点。
他们为可能遇到的每一个强劲对手,都量身定制了数套详细的应对方案。
这些方案,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精确到轮次、到具体球员的习惯、甚至到不同比分压力下的心理博弈。
影山虽然身体被困在原地,但他的智慧和经验,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深度,注入到了球队的备战中。
他甚至开始远程指导菅原孝支和泽村大地,如何更好地组织现有的进攻资源,如何调动月岛萤、山口忠等人的潜力。
这种深度的参与,极大地缓解了影山无法亲临训练场的焦躁感。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与队友们并肩作战。
他的眼神恢复了锐利和专注,甚至比受伤前更加沉稳和深邃,那是一种经历了挫折、思考了更多之后沉淀下来的力量。
晴看着这样的影山,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不仅是他的助手,更是与他共同探索这片数据深海的伙伴。
两人之间的默契,在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星野宗一郎在离开前,曾看似无意地提醒了一句:“对了,数据库里有一个标记为 【特殊案例】 的子文件夹,是关于鸥台高校自由人上杉幸太郎的额外分析,你们可以重点看一下。或许……对理解一些事情有帮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