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根基的守护
车子颠簸着驶入清河农场,昔日充满生机的土地此刻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田埂边,赵卫国蹲在那里,古铜色的脸庞埋在臂弯里,肩膀垮塌,像一头受伤后疲惫不堪的耕牛。几个跟了他多年的工人围在旁边,脸上写满了茫然和焦虑。不远处,几名穿着信用社制服的人正在低声交谈,不时指指点点,如同盘旋在猎物上空的秃鹫。
“赵大哥!”林晓和夏沫快步走了过去。
赵卫国猛地抬起头,看到林晓,浑浊的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被更深的愧疚和绝望覆盖。“林老板……夏总……你们……你们怎么来了?”他声音沙哑,挣扎着想站起来,身子却晃了一下,“我对不住你们……农场……怕是要完了,连累你们也没菜吃了……”
“赵大哥,别说这种话!”林晓一把扶住他,语气斩钉截铁,“这事是因我们而起,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
夏沫也上前,冷静地对那几位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说道:“几位同志,我是知味馆的夏沫,这位是我们老板林晓。关于农场的贷款,我们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解决办法。”
信用社的人显然没料到知味馆的人会亲自赶来,交换了一下眼神,态度稍缓,但语气依旧公事公办:“赵卫国这笔贷款,当初是用了农场设备和未来收成做的抵押。现在有匿名举报信说他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按程序我们必须重新评估风险。如果他短期内无法证明还款能力或找到新的担保,我们只能按规定处理。”
将信用社的人暂时劝离后,林晓、夏沫和赵卫国回到了那间简陋的办公室。
“赵大哥,现在不是灰心的时候。”林晓目光灼灼地看着赵卫国,“周世仁想掐断我们的根,我们偏要把根扎得更深!我有一个想法,你看行不行。”
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我们知味馆,愿意提前预付未来一年的食材货款,帮助你渡过眼前的贷款危机!”
赵卫国猛地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预付一年货款?那将是一笔足以解决他燃眉之急的巨款!
“但这笔钱,不是白给的。”林晓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认真,“我们希望与农场签订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将投入资金和技术,帮助你将农场升级为‘知味馆专属生态种植/养殖基地’。”
他详细阐述起来:
“第一,划定专属区域。按照我们菜品的要求,专门种植特定品种的蔬菜,养殖特定规格的黑猪和禽类。我们会提供部分优质种子和种苗(可来自系统商城),你负责按照我们的标准进行生态化管理。”
“第二,技术共享与标准统一。我们会提供更科学的种植、养殖建议(借助系统知识),并制定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产出的食材,必须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
“第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我们以高于市场价30%的保底价格收购所有达标产品,预付的货款从后续货款中抵扣。农场专心负责生产,销路由我们完全负责。”
这不仅解决了赵卫国的资金链问题,更给了他一个稳定且利润可观的长期订单,将他的农场命运与知味馆彻底绑定在一起!
夏沫在一旁补充道:“从法律和财务上,我们会拟定严谨的合同。预付资金我们可以想办法筹措一部分,另一部分可以寻求对农业创新项目感兴趣的小额风投。”她已经迅速在脑中盘算起融资方案。
赵卫国听着,呼吸逐渐粗重起来,那双原本绝望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炽热的火焰。这不仅仅是救命稻草,这更是一条通往更广阔未来的康庄大道!
“干!我干!”赵卫国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林老板,夏总!你们这是救了我的命,也救了农场这么多兄弟的饭碗!我赵卫国要是干不好,我他妈就不是人!”
意向既定,后续的推进便快得惊人。夏沫展现出了她雷厉风行的一面,一边联系相熟的投资人介绍农业项目,一边带着法务朋友熬夜赶制合作协议。林晓则利用系统积分,兑换了一批【优质蔬菜种子】和【黑猪幼崽健康改良剂】,以“特殊渠道引进”的名义,交给了赵卫国,并详细讲解了初步的培育要点。
赵卫国更是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连夜召开农场职工大会,将情况坦诚相告,并描绘了合作后的美好蓝图。工人们原本涣散的人心迅速凝聚起来,为了保住饭碗和未来的希望,所有人都表示愿意拼尽全力。
三天后,在信用社规定的最后期限前,一份厚厚的、条款清晰的《战略合作暨农产品独家采购协议》摆在了双方面前。林晓代表知味馆,赵卫国代表清河农场,在夏沫、王阿姨以及农场工人们的见证下,郑重地签下了各自的名字。
同时,夏沫也成功引入了一笔来自关注可持续农业的小型基金的投资,加上知味馆自身挤出的部分流动资金,第一笔预付款顺利打入了农场的账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