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仓库旁的独立库房里,靠墙立着十二排特制书架,每一层都垫着防潮的樟木板,架顶的紫外线灯每隔两小时自动亮起,给书籍消毒。马小云站在书架前,指尖划过烫金的书脊,这些是他为穿越准备的文明火种。
最上层码着精装的农业典籍:《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的现代校注本,书页里夹着彩色图谱,把浸种嫁接术用三维图示讲得明明白白;还有袁隆平团队编写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从育秧到收割,每个步骤都配着高清照片,连如何识别稻瘟病的早期症状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秦代的耕作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这些书能让产量翻几番。他轻声自语,抽出一本《中国蔬菜栽培史》,里面记载的汉代温室种植技术,或许能让秦朝的宫廷菜窖长出反季节蔬菜。
中间层是实用科技类书籍。《天工开物》的白话译本摊开着,冶铁造纸制陶的章节被他用红笔圈出,旁边放着配套的《古代机械复原图册》,投石机、龙骨水车的结构图比古籍上的线条清晰百倍。还有本《基础化学入门》,他特意让出版社换成线装本,封面仿秦代竹简的样式,里面却用漫画解释了酸碱中和——或许能帮秦始皇的方士们明白,所谓“长生丹”里的铅汞,其实是穿肠毒药。
下层的历史类书籍更显用心。《史记》《资治通鉴》的白话版旁,放着他手写的批注:公元前210年,徐福东渡,实为避祸赵高矫诏前,曾与李斯密谈三日”。这些细碎的记录,比史书更像“生存指南”。还有本《秦代官制考》,他把郡守、县令的职权范围抄在扉页上,免得穿越后对官场体系一头雾水。
书架尽头的密封箱里,藏着更现代的宝贝:缩印版的《中国药典》,记载着秦代已有药材的药性及配伍禁忌;《基础几何学》用竹简样式装订,勾股定理的图解旁画着秦代的城墙,让人一看就懂;甚至还有本《急救手册》,心肺复苏的步骤被他译成秦代能理解的“按压胸口、吹入气息,配图是穿着古装的人偶。
这些书,得先存进系统空间的知识库分区。马小云按下腕表,书架旁的感应区亮起蓝光。他抱起一摞农业书放上去,蓝光扫过,书本瞬间消失,系统提示:已存入,可语音检索,支持古文转译。他试着喊:查找水稻育秧技术’”,腕表立刻传出机械音,将书中的步骤用秦代口语复述出来,清晰又易懂。
最后,他把那本批注满满的《史记》放进特制的防水盒里。“这本得随身带。”他摩挲着封面,想象着在咸阳宫的烛火下翻开它的场景——那些冰冷的文字背后,是鲜活的人、滚烫的欲望,而他带着这些前人的智慧,或许能让某些遗憾,少一点刻骨。
库房的灯渐渐暗下来,只有紫外线灯的微光在书架间流动。这些书安静地躺在系统空间里,像一群沉默的智者,等待着穿越时空,去点亮一个古老王朝的文明微光。(本章完)
喜欢全球统一系统请大家收藏:(m.38xs.com)全球统一系统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