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第一阵凉风吹进梧桐巷时,林澈正抱着一摞作业本往老师办公室走。晨雾还没散尽,路边的梧桐叶被风卷着打了个旋,落在他的脚边,叶脉上还沾着细碎的露珠,凉丝丝地沁着手心。
他低头踢开那片叶子,想起早上出门时母亲塞给他的薄外套——“入秋了,早晚凉,别冻着”,当时他还嫌麻烦,现在倒觉得这外套穿得正好。走到教学楼拐角,就看见苏晚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语文作业本,浅蓝色的校服外套拉链拉到领口,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正踮着脚往办公室里看。
“等很久了?”林澈走过去,把怀里的数学作业本往桌上放了放,腾出一只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到脸前的碎发。苏晚愣了一下,脸颊微微发烫,连忙低下头:“没有,刚到没多久。王老师在里面跟其他老师说话,我没好意思进去。”
林澈顺着她的目光往办公室里看,果然看见王老师正和隔壁班的班主任聊天,手里还拿着杯冒着热气的豆浆。“那咱们等会儿再进去,”他指了指走廊尽头的窗户,“那边有风,能凉快些。”
两人并肩走到窗边,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操场边桂花树的甜香。苏晚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剥了糖纸递给林澈:“我妈昨天买的,说上课困了吃一颗能提神。”林澈接过糖,放进嘴里,清凉的薄荷味瞬间驱散了早起的困倦,他忽然想起暑假里躲雨的那个屋檐,苏晚也是这样,总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
“对了,”苏晚忽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作文本,“昨天你说想看看优秀作文的结构,我把我之前写的作文带来了,你可以参考一下。”作文本的封面还是崭新的,封面上用铅笔写着“苏晚”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兔子头,和她之前的笔记本一样可爱。
林澈接过作文本,指尖蹭过封面,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我看完就还给你。”他翻开作文本,第一篇就是写梧桐巷的,字里行间满是温柔,写巷口修车铺的爷爷、卖糖葫芦的阿姨,还有夏天傍晚的蝉鸣,像在讲一个温暖的故事。
“写得真好,”林澈由衷地说,“我每次写作文都不知道怎么开头,总觉得写得很生硬。”
“其实你可以多观察身边的小事,”苏晚靠在窗边,轻声说,“比如你每天路过的梧桐巷,早上看到的日出,这些小事写进作文里,会很真实。”她顿了顿,看着林澈,“你之前跟我说,你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坐在家门口看书,这个场景就很适合写进作文里啊。”
林澈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苏晚竟然记在了心里。他看着苏晚的眼睛,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软软的,暖暖的。
办公室里的老师终于走了,王老师看见他们,笑着招了招手:“林澈,苏晚,进来吧。”两人抱着作业本走进办公室,王老师接过作业本,翻了翻,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作业都收齐了,没少一本。”她抬头看了看林澈,“昨天班会课上,同学们都说你这个班长很负责,以后要继续加油。”
林澈点了点头:“谢谢王老师,我会的。”
王老师又看向苏晚:“苏晚,你这次的语文作业写得很好,尤其是作文,感情很真挚,我已经推荐去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了。”
苏晚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吗?谢谢王老师!”
“当然是真的,”王老师笑着说,“好好准备,争取拿个好名次。”
从办公室出来,上课铃刚好响了。两人往教室跑,苏晚的鞋带松了,林澈停下来帮她系好,动作自然得像是做过很多次一样。苏晚站在原地,看着林澈低头系鞋带的样子,脸颊发烫,心跳也快了起来。
跑到教室门口时,江熠正趴在桌子上睡觉,被林澈拍了一下才醒过来:“你们怎么才回来?我都快睡过头了。”他揉了揉眼睛,看见苏晚,立刻坏笑起来,“你们俩刚才在办公室门口干嘛呢,聊得那么开心?”
林澈瞪了他一眼:“别瞎说,我们在等王老师。”
江熠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却在桌子底下给林澈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惹得林澈又气又笑。
上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放学铃声一响,江熠就拉着林澈往食堂跑:“快走快走,今天食堂有糖醋排骨,去晚了就没了!”苏晚和夏冉跟在后面,夏冉手里拿着一本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
食堂里人很多,江熠挤在队伍里,好不容易才买到糖醋排骨,还帮林澈和苏晚各买了一份。四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江熠一边吃着排骨,一边说:“下周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了,你们都报了什么项目?我报了100米和跳远,肯定能拿第一名!”
夏冉翻了个白眼:“就你?上次体育课跑步,你还跑不过林澈呢。”
江熠不服气地说:“那是我没认真跑,要是认真跑,林澈肯定不是我的对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