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少年天子不仅下令重修整座皇城,更提出诸多荒诞不经的奢靡要求。他要求所有宫柱改用金丝楠木,各类陈设务必极尽奢华。为此竟动用了八千万两白银的国库储备,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令内阁大臣们集体上书谏阻。
然而小皇帝刚愎自用,当即罢免了几位辅政老臣。朝堂之上顿时噤若寒蝉,再无人敢直言进谏。这般顺风顺水的境遇,让少年天子初次尝到了九五之尊的滋味,在群臣的山呼 ** 中渐渐迷失自我。
在谄媚之徒的蛊惑下,小皇帝竟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纵情享乐理所应当。国库空虚?加税便是!就这样,这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君主在奸佞诱导下开始了横征暴敛。
这一切都在燕辰的算计之中。朝廷的威信在这场闹剧中荡然无存。为充实国库,小皇帝派心腹太监奔赴各地催缴税款,更巧立名目增设矿税等新税种。如今民间戏称:大明万税,万万税!
这些如狼似虎的税吏不仅盘剥百姓,更将矛头指向了地方乡绅。原来有人向小皇帝进言:天下财富不在黔首,而在缙绅。这些通过科举获得特权的士大夫,利用免税政策隐匿田产,积蓄了惊人财富。相比之下,皇家内库反倒捉襟见肘。
这番话如同毒蛇般啃噬着小皇帝的心。在谗言蛊惑下,他竟向士绅集团和功勋贵族举起了屠刀。短短半年光景,这位昏君的荒唐行径已令整个大明王朝地动山摇。
民生凋敝之下,无数百姓被迫向西北、西南逃亡。而那些世代簪缨的士族大家,也再难忍受朝廷的苛政。
尤其是这位“小皇帝”的所作所为,更让那些宦官抓住了把柄,对士绅阶层赶尽杀绝,甚至直接抄家灭族。
要知道,这些士绅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多是姻亲、门生、同僚之谊,彼此勾连成一张庞大的利益网。如今朝廷对士绅下手,一抓就是一大串,牵连甚广。一时间,许多士绅人头落地,剩下的也胆战心惊,彻底与朝廷离心离德。
勋贵们同样未能幸免。这位“小皇帝”要求他们归还侵占的朝廷钱财和田产,可这些贪婪之徒怎会甘心吐出到嘴的肥肉?自然百般抗拒。
与此同时,燕辰安插在“小皇帝”身边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腐朽不堪的大明,执行者多是 ** 之辈,改革不仅未能落实,反而如同火上浇油,加速了王朝的崩溃。
如今的大明已是烈火烹油,民怨四起。军队粮饷被层层克扣,险些酿成 ** 。然而,“小皇帝”对此毫不在意,反而将搜刮来的巨额财富用于修建自己的 ** ,结果被手下官员糊弄,弄了一堆假货充数,真正的财富早已被暗中转移。
这一切都是燕辰精心设计的骗局,一步步将“小皇帝”引入彀中,让他成为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各方势力终于忍无可忍,在白莲教的 ** 下, ** 爆发了。
果然,河南率先掀起 ** 。尽管最终被 ** ,但大明的丧钟已然。
白莲教之乱甫定,大明国力疲敝,燕辰趁势而起,以清君侧之名号令四方。他宣称当朝天子实为镇南王世子所假冒,伪帝(钱好好)祸乱朝纲,更以小老头吴明与宫九为佐证昭告天下。虽无确凿证据,然伪帝 ** 早已 ** 人怨,此言一出,应者云集。
燕辰举兵神速,自西南、西北两路并进,势如破竹。深居宫中的伪帝闻讯骇然,未料日月神教发展如此迅猛。各地守军节节败退,盖因伪帝苛待士绅勋贵,致其暗中为义军大开方便之门。转瞬间烽火遍燃九州,列国皆惊。
大秦境内,正随祖龙筹备伐唐的徐福骤闻大明剧变。诸国震动——自镇国武圣镇守以来,六大强国从无成功叛乱先例。然此番战报显示,大明江山竟显倾颓之象。虽旁观者多讥此乱旦夕可平,却无人察觉:当世镇国武圣,早与燕辰暗通款曲。
(
没有武圣级强者坐镇,若无同等势力介入,要颠覆这样的王朝绝非易事。因此众人皆将此视为荒诞笑话,更借此讥讽大明治国无方,竟纵容**势力滋长。
然而这些传言落入徐福耳中却如惊雷炸响。他低声自语:动作竟如此之快。东方不败与燕辰已然开始**?当真野心不小。以东方不败的修为,这半年怕是突飞猛进。当初借源堡之力窥见他 ** 宗师之威,无上大宗师竟恐怖如斯?他已达大宗师巅峰极限,更借真武七截阵突破至骇人境界,怕是已半步武圣......这半年莫非......
徐福突然倒吸凉气:难道已入武圣之境?如今日月神教公然举事,必是东方不败有抗衡武圣的底气。当年他亲见葵花老祖斩杀魏忠贤,若无必胜把握,岂敢妄动?看来他们已抢占先机,掀起惊涛骇浪。相较之下,我怂恿祖龙攻唐之举倒是相形见绌了。
他长叹一声。阴阳家众人皆视此次**为儿戏,唯独他认定日月神教胜算极大——燕辰向来谋定后动,从不行险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