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三看赵青山那怂样,忍不住笑道,“去年你也没少跟我们东南西北的跑,怎的去京城还害怕起来了?”
赵青山啧他,“那能一样嘛。”
听说京城脚下随便撞个人都是官儿,他一个乡下去的,自然没底气。
邬清嫣拍拍他肩膀安慰,“没事,就当去见见世面。”
赵青山也知道男人不能太胆小,便点头,“行,那我带一个小厮吧。”
带两个可能太奢侈了。
邬清嫣却说,“不奢侈,镇上那三个举人也是带两个小厮的。”
“你们到时候一起坐船,也好有个照应。”
这次镇上一共出三个举人。
虽然不熟,但到时候坐船的时候认识一下就可以。
虞三听的还挺羡慕,“早知道我当年也读点书了。”
总感觉考状元有点威武。
赵青山笑,“那你当年怎么不考?”
虞三自嘲道,“我不爱读书。”
一读书就想睡觉。
他看向邬清嫣,“小舅子也不喜欢读书吗?”
邬清嫣点头,“我不喜欢背书。”
那么大一段,背的她头疼。
赵青山替他们可惜,“你们脑瓜子那么聪明,按理来说应该比我会读才对。”
结果一个两个都不爱读。
等饭菜好后,邬陈氏大嗓门一喊,“出来吃饭了。”
三人这才出去。
今儿把两张桌子拼一起了,不然都坐不下。
邬陈氏就爱看一家子整整齐齐,抱着两个外孙喜爱的不行。
对三丫四丫道,“今儿会有四五个媒婆来家里,到时候你们也听听媒婆怎么讲。”
三丫四丫没之前那么抗拒成亲了。
因为看到大姐二姐成亲后的幸福生活,竟然也有点向往了。
若是这种幸福的婚后模式,她们其实不讨厌。
邬陈氏见她们不反对,这才松一口气。
天知道她多怕这两个叛逆的丫头不成亲。
好在都愿意。
吃过饭,果然媒婆们都来了。
一共来了四五个。
全都是冲着三丫四丫来的。
“嫂子,不是我吹,这次我要给你介绍的人家是顶顶好。”
“就是对岸隔壁镇的李东家,他家搞养鸡场的,家里一共三千只鸡呢,每天生意可好了。”
光是那鸡蛋,一天不知道下多少个。
每天鸡蛋就卖不少钱,更别说鸡肉了。
“咱们镇上客栈的荷叶鸡都跟他家订货,就连隔壁镇的叫花鸡也跟他家订货的。”
邬陈氏一听条件还真不错。
果然人有钱后,给闺女介绍的对象也是越来越有钱。
邬陈氏打听,“他家一共几个儿子?”
媒婆子眼神躲闪,“他家儿子还真不少,一共十三个。”
邬陈氏咋舌,“十三个?”
那是有点多了。
“那闺女呢?一共几个?”
媒婆子,“闺女也有十三个。”
大丫二丫听的咋舌,“这么多?”
这李东家这么能生吗?
邬陈氏眉头紧锁,“李东家一共娶了几房啊?”
媒婆子比了比手势,“一共娶了二十房。”
邬陈氏.....
这也太花心了吧。
媒婆子小声告诉她,“其实不敢瞒你,他在外面还有呢。”
邬陈氏彻底无语了。
“生这么多,他家产够分吗?”
就算三千只鸡都不够分吧?
媒婆子上次得了邬清嫣的帮助,也就不瞒着了。
“他家还有三个养鸡场,其实也是够分的。”
“不过他家人口忒多,我觉得不太合适你想要的那种亲家人选。”
但因为李东家给的介绍费多,她想挣钱,这才来一趟。
邬陈氏这次挺满意媒婆子的实话,也跟她摊牌,“这么复杂的人家,我是不考虑的。”
就二丫那婆家才两个妯娌,都闹的那么不愉快。
李东家十二个儿子,就得十二个妯娌,想想就可怕。
关键小姑子还那么多。
她是绝对不考虑的。
媒婆子也预料到了,继续说下一个,“还有一个是李东家的亲戚,家里也是开养殖场的,不过他养的是大鹅。”
大鹅肉更贵,鹅蛋也比鸡蛋贵,所以这家生意也挺好。
“而且他家妾室不多,就三房,孩子也是三个儿子,三个闺女。”
邬陈氏好奇,“三房的妾室,能合的来吗?”
该不会也是明争暗斗吧?
媒婆子点头,“那肯定的。毕竟家产多,肯定要争一争,因为都有儿子。”
“不过我要给三丫说的是正头娘子生的双胞胎儿子。”
“跟你家三丫四丫一样,都是双生子。”
“那两兄弟很得李家老太爷的喜爱,在家很受重视,是那些庶子比不上的。”
“而且那两兄弟挺有本事,如今鹅厂都是两兄弟在打理。”
基本家业都在正头娘子那里。
邬陈氏点点头,“那倒还行。”
如果孩子有出息,正头婆婆也有本事,倒是可以考虑。
加上家里老人护着,正房的儿媳妇日子也好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