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作为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力当真毫无边界吗?
答案是微妙而复杂的:是,也不是。
诚然,他的执政班底——从内阁重臣到部院堂官——几乎都由他一手提拔,是与他共同经历风雨、证明过忠诚与能力的干才。他们共享着革新图强的愿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皇帝的所有意志都能毫无阻滞地变为现实。大明成熟的官僚体系与“封驳”制度,即便是这位威望日隆的君主,也无法全然绕过。
某日,朱由检身上那点来自现代人的“行为艺术”细胞突然发作,或者说,他那潜藏的“昏君”体验卡短暂激活。
他兴致勃勃地提出,要在宫苑内引活水,建造一个真正的“酒池”,再于周围的树木上挂满风干的肉条,复原古籍中描绘的“肉林”,美其名曰“沉浸式体验历史景观”。
这道异想天开的旨意,不出意外地,遭到了以内阁首辅钱龙锡为首的全体阁臣的坚决抵制。
他们动用了权力,将皇帝的谕旨原封不动地“封还” 了。
乾清宫内,以钱龙锡为首,范文景、卢象升、李岩、杨嗣昌、孙元化等一众帝国核心重臣站成一排。
他们看着御座上一脸“朕不过想搞个小工程”表情的皇帝,脸上都写满了无奈与哭笑不得。
钱龙锡代表众人上前一步,用一种近乎恳求、仿佛在安抚一个突发奇想顽童的语气说道:“陛下……咱们别闹了,行吗?”
那语气中的无奈,远多于惶恐。
他们深知,这位陛下常有惊世骇俗之举,但其核心终究是为了强国富民。
而像“酒池肉林”这种纯粹出于猎奇和玩乐的点子,他们这些“共患难”的老臣,有责任,也有底气,将它扼杀在摇篮里。这一幕,恰恰构成了这个奇特王朝里,君权与相权之间一种微妙的、充满人情味的制衡。
对于当今天子朱由检那点与众不同的,朝中重臣们早已心知肚明。
这位陛下隔三差五就会突发奇想,今儿个嚷嚷着要仿效商纣建鹿台,明儿个又突发奇想要广选秀女充实后宫。前些时日还惦记着要造酒池肉林,这几日又突发奇想要扩建一个堪比隋炀帝西苑的皇家园林。
每当这种时候,以内阁首辅钱龙锡为首的一众大臣便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公务,急匆匆赶往乾清宫。
这群紫袍玉带的朝廷重臣,此刻倒像是约好了一般,步履匆匆地穿过宫门,非得把这位天子刚刚冒头的苗头给摁回去不可。
久而久之,这竟成了朝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时朱由检才刚提出个惊世骇俗的想法,一抬眼就见几位老臣已经候在殿外,一个个脸上写满了陛下,臣等又来劝谏了的无奈神情。
而朱由检也从不真动怒,往往在君臣一番讨价还价后,这些荒唐念头便不了了之,最后多半以皇帝悻悻地说句那就罚俸三月以示惩戒收场——毕竟,谁都知道这不过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罢了。
同时,异常搞笑的是,朝野上下皆知,当今天子的后宫,在大明历代皇帝中堪称“寒酸”——仅正宫周皇后一人,外加两位嫔妃,再无其他。
所以,当朱由检突发奇想,下旨要“广选秀女以充掖庭”时,倒是让以内阁为首的一众大臣精神一振,觉得陛下总算干了件“正常”皇帝该干的事。
钱龙锡等人极为重视,当即雷厉风行地张罗起来,遴选标准、流程安排一应俱全,真准备将一批品貌出众的淑女送到御前。
然而,当一切筹备停当,礼部官员捧着待选的淑女名册与画像,恭敬地请陛下过目定夺时,先前还嚷嚷着要选秀的朱由检,看着眼前厚厚一摞册子,脸上竟罕见地浮现出一丝窘迫与……害羞。
“这个……呃……”
他眼神飘忽,顾左右而言他,“朕仔细想了想,国事繁忙,不宜过度沉溺后宫……此事,暂且作罢吧。”
这番出尔反尔,让底下满腔热情、准备“尽忠职守”的大臣们一时愕然,随即心下了然,无不暗自莞尔——这位能对着千军万马面不改色的皇帝,原来在男女之事上,脸皮竟如此之薄。
他那个“昏君”的壳子,在真正面对莺莺燕燕时,轻而易举地就露了馅。
在满朝文武眼中,自家这位陛下实在是个妙人——整日把当昏君挂在嘴边,可真遇上能坐实名号的美事,他反倒第一个打起退堂鼓。
最典型的莫过于吴襄献美那桩轶事。已经从锦州总兵退下来的吴襄为讨好圣心,特意将名动江南的秦淮八艳之首陈圆圆送入宫中。当这位绝代佳人盈盈下拜时,连侍立一旁的曹化淳都不禁屏息。
谁知朱由检端详片刻,竟吩咐司礼监:取销乐籍,赐还良民身份。
随即又自掏内帑,封了百两纹银作盘缠,温言对愕然的陈圆圆说:江南好风光,何苦困在这四方城里。回去寻个老实人,好生过日子罢。
待美人离去后,皇帝还对着目瞪口呆的吴襄振振有词:朕若收了,明日弹劾你父子的奏章就能把清宫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