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杰坐在宿舍唯一的旧桌子前,台灯昏黄的光线聚焦在那枚一角钱硬币上。硬币边缘那个细微的箭头刻痕,像一只窥探的眼睛,冰冷地注视着他。
箭头指向硬币上的“壹角”二字中的“角”字。
“角……”
高志杰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这是一个地点提示?76号大院里有带“角”字的地方?墙角?桌角?这太宽泛,几乎等于没有提示。或者,是谐音?“角”通“脚”?指示的是某个建筑物的角落?又或者,这只是一个更大谜题的第一块拼图?
他回想起与林楚君三次接触的每一个细节:第一次在张仁海办公室,她平静无波的眼神;第二次在食堂,那看似不经意的一瞥;第三次在小卖部,那刻意到近乎冒险的掉落硬币行为。以及,始终萦绕在她身上的,那缕极淡的茉莉花香。
“如果她是‘旗袍’,是同志,为何用如此曲折、高风险的方式?76号内部监控严密,她必然有不得已的理由,比如……她可能也处于被怀疑的境地?或者,我们的联络渠道出现了重大问题?”
“如果她是陷阱,是影佐或张仁海设下的诱饵,目的又是什么?测试我?仅仅因为我是新来的,且有德国背景?”
两种可能性都存在,风险都极高。但高志杰更倾向于前者。那张写着最高预警暗号的字条,与硬币暗号的出现,时间上衔接得太紧密,不像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需要长时间铺垫的陷阱。这更像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冒险接触。
“必须回应。”高志杰下定了决心。被动等待只会更加危险。但他不能完全按照对方预设的节奏走,必须留下后手,确保自身安全。
他拿起一枚普通的一角硬币,又找出一根极细的钢针。凭借AI机械工程师对微观结构的精准控制力,他在硬币边缘,对应于林楚君那枚硬币箭头所指的大致方位,刻下了一个简单的符号——不是一个箭头,而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在工程学里常代表“增量”、“变化”,也暗示着“稳定结构”。这是一个中性偏积极的回应,表达了“已收到,可进一步接触”的意思,但又不明确指向具体时间地点,将下一步行动的主动权,巧妙地扳回了一半。
第二天一早,高志杰像往常一样提前来到电务处办公室。他注意到,张仁海办公桌上的那台“百灵鸟”发报机已经不见了,想必是处理完紧急电报后被收回了机要部门。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那台机器给他的感觉总有些不对劲。
他像往常一样,给自己泡了杯劣质咖啡,然后拿起抹布,自然地开始擦拭办公室的公共区域,包括窗台、文件柜顶部等容易积灰的地方。这是一个新人勤快的表现,不会引起任何怀疑。
在擦拭到靠近门口的一个闲置档案柜顶部时,他的动作极其自然地将那枚刻了“△”的硬币,塞进了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里。这个位置,既不起眼,又是林楚君作为档案员,在有合理借口(如查找旧档)时可能触碰到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他回到自己的工位,心跳平稳。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上午的工作波澜不惊,处理了几台例行送修的小功率电台。高志杰表现得不急不躁,充分展现了一个技术人员的耐心和细致,偶尔和王师傅等同事交流一下技术问题,态度谦和,很快融入了这个小小的技术圈子。
午饭时间,高志杰再次在食堂看到了林楚君。她依旧独自一人,安静地吃着简单的饭菜。高志杰没有刻意回避,也没有主动靠近,只是在她视线扫过时,像对待其他不太熟的同事一样,微微点头示意。
林楚君的反应同样平淡,只是睫毛似乎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下午两点左右,机要室的一个年轻办事员送来一份文件,需要电务处签字确认。“高工,签这里。”办事员指着文件末尾。
高志杰拿起笔,正准备签字,眼角的余光瞥见林楚君从机要室方向走来,似乎是要去楼梯口那边的卫生间。就在她经过电务处办公室门口的瞬间,高志杰手中的钢笔“不小心”滑落,滚到了门口附近。
“哎呀。”高志杰低呼一声,连忙弯腰去捡。
几乎在同一时间,林楚君也恰好走到门口,她的脚步微微一顿,仿佛是被掉落的笔吸引了一下目光,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走去。
但就在这电光火石般的交错瞬间,高志杰清晰地看到,林楚君垂在身侧的手,极其快速而隐蔽地对着他,做了一个手势——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圈,另外三根手指伸直,快速晃动了两下。
这个手势一闪即逝,快得让高志杰几乎以为是错觉。林楚君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走廊拐角。
高志杰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捡起笔,强作镇定地直起身,在文件上签好字,打发走了办事员。
他坐回工位,端起已经凉掉的咖啡喝了一口,借以掩饰内心的震动。那个手势……他认识!在他穿越前接触过的尘封历史档案里,有关于这个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使用的简易联络手势的记载!拇指和食指圈成圈,代表“O”,另外三指代表“K”,连起来是“OK”?不,不对,在这个语境下,更可能代表的是“零”(O)和“三”(三根手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