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高志杰像个真正的技术瘾君子,一下班就钻回宿舍,门一关,外面世界的血雨腥风仿佛都与他无关。他拆解着从小卖部老板那里弄来的废旧收音机,零件摊了一桌子,电烙铁的松香味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
他确实在捣鼓东西,但绝不只是收音机。在一堆破烂线圈和旧电容的掩护下,他用找来的边角料,小心翼翼地改进着“幽灵”和“蜂刺”。能源是最大的瓶颈,这个时代的干电池容量小得可怜,他必须绞尽脑汁优化它们的功耗,比如让“幽灵”在潜伏时的能耗降到最低,只在传输关键信息的瞬间才提升功率。
动作必须快。周云龙和那个没露面的梅机关专家,像两条隐在暗处的毒蛇,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咬过来。他得在风暴来临前,尽可能多地攒点保命的筹码。
这天是礼拜六,上午去点了个卯,处里没什么急事。张仁海破天荒地没找麻烦,只是看高志杰的眼神,总带着点等着看好戏的阴笑。高志杰乐得清闲,耗到快中午,便揣上几张钞票,跟王师傅打了声招呼,说要出去买点电子元件。
“闸北那边有个旧货市场,淘淘看,或许有惊喜。”他解释了一句,语气平常。
王师傅摆摆手:“去吧去吧,年轻人,是该多出去走走,别总闷在屋里。”
高志杰笑了笑,走出76号那阴森的大门。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深吸了一口外面不算新鲜的空气,但比起大院里的压抑,总算多了点人味儿。
他没叫车,选择步行。穿过几条马路,人群渐渐稠密起来,叫卖声、车铃声、小孩的哭闹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上海滩特有的市井交响。他看似悠闲地逛着,目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过身周的一切。
身后十点钟方向,那个戴着鸭舌帽的家伙,从出76号大门就跟了他两条街了。还有斜对面那个穿着短褂、假装在挑水果的,眼神往他这边瞟了三次。
果然被盯上了。高志杰心里冷笑,周云龙的动作够快的。他不动声色,继续往前走,偶尔在路边摊贩前停下,拿起个旧阀门或者一捆电线问问价,讨价还价两句,又放下走人。他得把这场“淘货”的戏演足。
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车马混杂,人群拥挤。高志杰瞅准一个空当,突然加快脚步,借着几辆黄包车和行人身影的掩护,迅速拐进了旁边一条更狭窄的弄堂。鸭舌帽和短褂男显然没料到这一下,愣了一下,才赶紧挤开人群追进来,弄堂里却已不见了高志杰的身影。
“娘额冬菜!人呢?”鸭舌帽低声骂了一句。
“分头找!他肯定没跑远!”短褂男啐了一口。
两人刚分散开,高志杰却从弄堂口一个卖香烟摊子的阴影后面,笃悠悠地转了出来。他刚才只是快速躲了进去,等那两个家伙冲进弄堂深处,自己又原路溜回来了。这点反跟踪的小把戏,对他这个受过现代特工理论熏陶的人来说,不算什么。
他整了整衣服,继续朝闸北方向走去。他知道,甩掉这两个小喽啰只是暂时的,周云龙肯定还有后手。但他需要这点时间,这点空间。
闸北的旧货市场比想象中还要嘈杂混乱。破铜烂铁、旧家具、废旧机器零件堆得到处都是,空气里弥漫着铁锈、灰尘和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高志杰挤在人群中,慢慢逛着,眼睛仔细扫过地摊上的各种破烂。
他确实在找有用的零件,比如某些特定型号的继电器、小巧的变压器,甚至是老怀表里那精细的游丝和齿轮,这些都可能成为他改进微型机器人的关键。
在一个卖各种旧五金和电器零件的摊子前,他蹲了下来,饶有兴致地翻捡着。摊主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头,揣着手,眯着眼打盹。
高志杰挑了几个看起来还能用的真空管和一小捆不同阻值的电阻,正要问价,眼角余光瞥见摊位角落里一堆锈迹斑斑的零件里,有个东西闪了一下。他伸手拨开上面的铁屑,发现是一个比拇指略大的微型电机,看样式像是某种高级相机或者精密仪器上用的,虽然布满油污,但结构看起来还很完整。
他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这种微型高精度电机,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如果能修复,或许能极大提升“蜂刺”的飞行稳定性和动力!
“老板,这个怎么卖?”他拿起那个小电机,尽量让语气显得随意。
老头睁开眼,瞥了一下,懒洋洋地说:“五块洋钿。”
“这么贵?就是个破电机而已。”高志杰讨价还价。
“好东西嘞,德国货,要不是锈了,五十块你都买不到。”老头寸步不让。
高志杰假装犹豫,又翻了翻别的零件,最后把挑好的真空管、电阻和那个小电机放在一起:“这些,一共八块,行不行?不行我就走了。”
老头看了看他挑的东西,勉为其难地点点头:“算啦算啦,开门生意,便宜你了。”
高志杰付了钱,用旧报纸把东西仔细包好,揣进怀里,心里一阵激动。这趟没白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