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的灯光是那种很特别的暖白色,照在人脸上不会太生硬,反而像被一层薄雾裹着。程疏言坐在中央高脚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吉他琴弦,耳麦蓝光一闪一灭,系统界面在他视野右下角安静滚动:【心跳稳定,灵感池蓄能37%】。
门被推开时带起一阵轻微气流。
岑知韫走进来,黑发扎得一丝不苟,手里捏着一本边缘磨损的歌词本。她没说话,直接走过来,抬手——“啪”地一声,本子砸在程疏言腿上。
全场静了半秒。
连控制室玻璃后的助理都屏住了呼吸。这操作……也太刚了吧?
程疏言低头看着膝上的本子,封面空白,纸张泛黄,像是翻过无数遍。他缓缓翻开第一页,字迹清瘦有力,每一句都被反复涂改,墨迹层层叠叠,像一场无声的情绪拉锯战。
翻到中间一页,标题写着《星辰与光》。
他的指尖顿住。
下一瞬,系统轻震:【检测到目标心率上升10%,呼吸频率微变,情绪浓度突破阈值——标签:执念+隐忍,匹配度89.6%】。
他不动声色,嘴角却几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原来你也不是真的冷血机器啊。
他继续往下翻,最后一句被红笔狠狠圈出,字迹几乎要刺破纸背:
“你是我错过的光,也是我追回的星。”
那一瞬间,记忆如潮水倒灌。
三年前,地下Livehouse的最后一场演出。烟雾缭绕中,他抱着吉他唱完那首未发表的作品《追星者》,台下空荡无人。那是他死前写的最后一首歌。
而此刻,这句话,竟一字不差地出现在她的笔下。
系统警报悄然亮起:【高情感共振预警!来源:岑知韫,共鸣路径激活中……】
程疏言合上本子,抬头,直视她的眼睛:“这句不错。”
停顿一秒,语气轻得像风:“但旋律得跟着声线走。岑老师,不如您先唱两句?我好调和弦走向。”
说着,他把手中的吉他递过去。
空气仿佛凝固。
岑知韫盯着那把吉他,没动。
镜头外,周默藏在控制室外的树影里,手机早已开启录像模式,镜头稳稳对准录音区。他眼神锐利,嘴角微勾——这种级别的化学反应,不是排练能演出来的。
他知道,今晚之后,热搜会炸。
可岑知韫还在犹豫。
公众场合演唱未完成作品?这是她的铁律。
三秒沉默,像三个世纪那么长。
然后,她伸手接过吉他。
指腹触到琴颈时,忽然一顿。
那里有一道细微的划痕,斜斜横过木质表面,极浅,却清晰。她记得这个细节——某次采访里,程疏言说过:“每一道划痕,都是一个没说完的故事。”
她心头猛地一颤。
系统再度提示:【目标情绪波动加剧,防备→触动→释放倾向,建议启动共创引导协议】。
程疏言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拨动琴弦,试了个C和弦,低声道:“随便来点,不用完整,就……你想表达的那个味道。”
岑知韫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
再开口时,嗓音沙哑得像风吹过银河。
“如果那天我没走
会不会有另一种结果
你在等我回头
还是早已忘了承诺……”
声音不高,甚至有些克制,可每一个音都带着重量,砸进空旷的录音棚,也砸进程疏言的耳朵里。
他瞳孔骤缩。
这音色——竟然和他脑中那个尘封三年的旋律完美契合!
几乎是本能反应,他立刻接上和弦,右手扫弦加入节奏,左手在系统界面上快速滑动:【导入灵感库·华语经典情歌变奏模板,适配度78%……开始融合改编】。
随即,他低声附和:
“如果我能重来
会不会勇敢一点
穿过人群汹涌
只为牵你手不放……”
两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没有预演,没有设计,却像早就排练过千百遍。副歌部分自然汇流,声场共振形成一种奇妙的磁场,连空调的嗡鸣都仿佛退到了宇宙尽头。
控制室里,技术员瞪大眼睛:“我去……这和声怎么这么贴?”
另一人喃喃:“这不是合唱,是灵魂共振。”
而树影中的周默,已经收起手机,转身拨通电话:“放#疏知合唱#预热话题,压陈薇残余热度。记住,只传十秒音频片段,不露脸,吊足胃口。”
棚内,歌声仍在继续。
岑知韫原本僵直的肩膀渐渐放松,手指无意识地在琴弦上轻轻拨动,配合着程疏言的节奏。她从未这样即兴过,可此刻,竟觉得每一个音都该这么唱。
程疏言侧头看了她一眼。
灯光落在她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她没看他,可耳尖微微泛红。
系统界面疯狂刷新:【共鸣值持续增长,灵感融合进度45%→53%→62%!检测到双源情绪同步率81.3%,建议标记为‘核心创作节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