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仅限于我们三人知道。操作过程,必须谨慎再谨慎,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我们要的是秀莹区的发展,是共赢!”
一口气说完,王俊海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目光一直在两人身上逡巡。
“俊海放心,我知道分寸。”邱明礼也颔首表态。
“明白!领导!”陈旭东压下心中的狂喜,郑重地点了点头。
王俊海哈哈大笑,从沙发上站起,“来吧,我们一起握个手吧,就当是为了秀莹区的明天。”
三个人彼此之间相互握手,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
王俊海、邱明礼、陈旭东,三人由此建立起了利益同盟。
当然,这个同盟是脆弱的。
一旦出了事,陈旭东毫无疑问是被最先卖掉的那一个,所有的后果只能他来承担。
犯错的也只能是他,与王俊海和邱明礼无关。
这是身为一颗棋子的觉悟。
.......
回到公司。
阿珠在一楼收拾卫生,这姑娘就好像永远也闲不下来,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干。
办公室的地,一天至少拖两遍,桌子、椅子也是如此。
“行了,别收拾了!咱公司没那么多讲究!不干活也给你开工资啊!”陈旭东笑着打趣道。
“没事,东哥!闲着也是闲着。”
阿珠嫣然一笑,看到身后的三眼儿,正对她挤眉弄眼,脸一下就冷了下来,冷“哼”一声,转身过继续干活。
陈旭东扭头瞪了一眼三眼儿,走向二楼。
钱贵坐在窗户边上醒酒,疯子拿着大哥大在给蒋燕打电话,李闯抽着烟发呆。
真正干活的,恐怕只有三楼的杨信了。
不愧是草台班子!简直是名副其实!
陈旭东在心里暗自发笑。
“回来了,旭东!”
钱贵扭头打了声招呼,“听三眼儿说,你去区里了,谈的怎么样?”
“不错!挺好!”
陈旭东点点头,从兜里掏出烟发了一圈,抽了口烟,打趣道:“贵哥,你这真是到哪儿都吃得开,遍地都朋友!”
“还行吧,都是朋友给面子!”钱贵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陈旭东竖起大拇指,“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挣的。”
随后,和三人闲聊了几句,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还没他坐到椅子上,手上的大哥大就响了。
他看了一眼,是自己家的电话,也就没多想,就以为是李婉如打来的。
“喂,妈!想我了?”
“我是你爹!”电话里传来陈建国的声音。
陈旭东愣了一下。
这还是他到琼海这么长时间,陈建国第一次给自己打电话。
“啊!爸,有事啊!”
“兔崽子,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啊!”陈建国没好气的说道。
紧接着,电话里传来李婉如的声音:“想儿子了就说想儿子了,有话就不能好好说。”
“我不想他!我想他干啥!”
“你啊,就是煮熟的鸭子,就剩嘴硬了。”李婉如小声打趣道。
说来惭愧。
陈旭东出来这么久,从来没和陈建国通过电话,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是李婉如接的。
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会刻意避开陈建国在家的时间。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想家了,第一时间就会想和母亲李婉如唠一会儿,而不是父亲陈建国。
“爸,我听大哥说,牛舍已经盖上了?”陈旭东轻声问道。
十一的时候,陈旭东和赵鹏举通了一次电话。
赵鹏举告诉他说:陈建国已经和辽河市政府、白山农大达成协议。
陈建国出资500万,其中银行贷款300万,在辽东县集安镇盖奶牛养殖场。
辽河市政府负责协调土地和贷款,白山农大负责技术支持。
陈建国承诺,每年给白山农大提供50万元的科技经费。
之所以选择在集安镇的原因,一方面是有高兴的因素,另一方则是集安镇的地理位置,离市区近,便于鲜奶运输。
陈建国“嗯”了一声,“你那边怎么样?遇没遇到什么困难?”
“爸,我这啥事没有,进展非常顺利,一路平趟!”
对于之前和张盛的冲突,陈旭东只字未提。
所有在外闯荡的男人,好像都是这样,给家里打电话,永远是报喜不报忧。
即便在外面吃了再多苦,受了再多委屈,家里人问起,总是那一句话:“爸妈,我在外面挺好的,不用惦记。”
而陈建国,又怎么会不知道他在说谎。
陈旭东在椰城所做的这些事,他不说是了如指掌,也差不多了。
“行,没事就行,有事记得打电话,挂了吧!”
父子二人的通话,就这样草草结束。
两人没有嘘寒问暖,也没有虚假的客套。
陈建国说话的语气,甚至还有几分生硬,但他的关心,却藏在行动之中。
他嘴上不饶人,却会悄悄向钱贵打听陈旭东的近况,用“有事记得打电话”的硬话,给陈旭东留退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