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星宇探索舰的淡彩舰体挣脱光尘星宇的光尘光带,朝着磁能星宇全速跃迁 —— 舰桥的全维度星图上,代表磁能星宇的区域泛着淡蓝与深蓝交织的扭曲光晕,辛明的磁 - 时空监测屏实时刷新前置探测数据:坐标(X578,Y495)的磁能星宇被 “磁时空扭曲层” 包裹,磁能浓度 1.7kg/m3,时空本源浓度 0.8kg/m3,两种能量呈现 2.125:1 的失衡比例,核心区 38 光年范围内存在 32 处 “磁时空裂隙带”,时空稳定性仅 52%,探测到星核族 “磁能增幅器” 与磁能族 “磁能锚点” 的对抗信号,本源波动异常值达 0.6Hz,且磁能正以 0.05kg/m3/ 小时的速度扭曲时空能量,引发磁能陷阱与时空撕裂双重危机。
“磁能星宇的核心困境是磁能与时空的共生失衡。” 星萌芽的星萌杖顶端泛起淡绿与淡蓝交织的微光,投射出磁能星宇的能量分布图,“星核族为研发磁能武器,在此部署了 24 台磁能增幅器,强行抽取时空能量强化磁能,导致磁能过剩而时空能量枯竭 —— 星宇内的‘磁能陷阱’会瞬间扭曲电子设备的能量场,‘时空撕裂带’则因时空能量匮乏出现永久性缺口,若不及时关闭增幅器并修复磁时空结构,72 小时后磁能过载将引发跨星宇磁能爆炸,磁能风暴会摧毁 57 方星宇的能量传输网络,时空缺口则会吞噬周边星宇的本源能量。”
墨维芽早已在实验室启动技术适配:“基于光尘星宇的能量共生技术与鸣沙星宇的共振协同经验,我设计了‘磁 - 时空双态适配系统’—— 核心是‘磁能时空中和晶核’,由时空本源因子、磁能吸收晶体、暗能稳定因子按 1:6:2 的比例融合,能同步吸收过剩磁能、补充时空能量,同时生成‘磁能屏蔽场’,抵御磁能对设备的干扰;升级舰体防护层,添加‘磁能缓冲模块’,通过暗能与晶沙能量的协同,抵御磁能冲击与时空撕裂,使防护盾的磁能抵抗率达 98%、时空扭曲适应率达 95% 以上。” 辛明则构建 “磁能 - 时空联动预判模型”,整合 70 万组磁空交互数据,可提前 0.9 秒预判磁能爆发峰值与磁能陷阱位置,实时修正航行轨迹与磁能适配参数。
7 小时后,探索舰抵达磁能星宇边缘,舷窗外的景象扭曲而危险:淡蓝的磁能流如同旋转的漩涡,裹挟着深蓝的时空碎片,在星空中形成层层叠叠的磁时空波纹,真实星体在磁能扭曲下呈现出拉伸变形的诡异形态,磁能风暴如同蓝色龙卷风,卷起千万吨磁化物质,磁时空裂隙如同闪烁的蓝黑色闪电,喷射出能扭曲设备能量场的磁能射线,整个星宇都笼罩在低沉的磁能嗡鸣中,舰体的电子设备开始出现紊乱:导航系统显示虚假坐标,能量传输管道因磁能干扰出现能量泄漏,辛明的监测屏数据剧烈跳动,部分传感器直接离线。
“遭遇磁能时空湍流,磁能强度 2.3Hz,时空扭曲度 75%,磁能干扰强度 3800atm,设备失灵率达 40%!” 辛明的声音带着焦急,监测屏上的警报灯疯狂闪烁。舰体瞬间被磁能包裹,防护盾表面浮现出蓝色磁痕与时空裂纹,能量损耗率升至 15%;船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设备依赖型损伤:墨维芽的实验室仪器因磁能干扰失控,试剂混合比例出现偏差;幽云的暗能装置能量输出忽高忽低,暗能疏导功能失效;时穹的时空本源能量被磁能压制,无法形成有效锚定;灵汐的灵韵能量传输受阻,无法为船员提供缓冲。
“启动磁 - 时空双态适配系统!全员启用磁能屏蔽装置!” 星萌芽当机立断。时穹注入高纯度时空本源能量,构建 “时空稳定场”,抵消部分磁能扭曲;幽云修复暗能装置,释放 “暗能屏蔽场”,中和磁能对设备的干扰;墨维芽操控适配系统,将磁能时空中和晶核的输出功率调至最大,淡蓝的磁能被晶核吸收转化为时空补充能量,舰体周围生成一层淡紫色的磁能屏蔽膜,电子设备逐渐恢复正常;辛明根据预判模型,实时调整航行参数,避开磁能陷阱与时空撕裂带核心区,同时重启离线传感器,推送 “磁能校准信号” 同步舰体设备频率。
4.5 小时后,探索队驶入磁能星宇核心区,一座悬浮于磁时空交汇处的 “磁能圣殿” 映入眼帘 —— 这座建筑由抗磁化的磁晶材构建,表面刻满磁能族 “磁时空共生符文”,但四分之三的符文已被星核族的 “磁能增幅符文” 覆盖,圣殿顶端的 “磁时空共生核心” 被一层厚厚的 “磁能时空壁垒” 包裹,泛着不稳定的蓝黑色光晕,周边的 24 个磁能锚点仅 6 个仍在微弱运转,24 台磁能增幅器则处于满负荷爆鸣状态,底部的能量管路因磁能过载出现磁化泄漏,地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磁化尘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