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号的淡彩舰体驶离灵元星宇,朝着第二道多元界域通道全速跃迁,舰桥的多元界域监测屏上,雷元能量信号愈发强烈 —— 频率 0.0000014Hz 的能量波动如同密集的鼓点,在跨域空间中形成尖锐的能量涟漪,预示着前方雷元星宇的狂暴与危机。
“探测到雷元星宇信号,坐标(X162,Y119),位于第二道多元界域通道末端,距离元能本源核心约 150 光年,” 辛明的监测屏上,三维模型勾勒出一个泛着淡紫与银白交织光芒的星宇轮廓,“雷元星宇核心区雷元能量浓度 2.1kg/m3,元能浓度 0.8kg/m3,两种能量呈 2.625:1 的严重失衡状态,核心区 40 光年范围内存在 32 处‘雷元风暴带’,时空稳定性仅 79%;探测到星宇内存在‘雷元守护阵’,由远古雷元文明构建,因雷元核心受损导致阵法紊乱,正释放‘雷元排斥场’与‘无序雷暴’,排斥场强度 2.8Hz,无序雷暴的能量强度达 4.3kg/m3,可瞬间摧毁跨域舰船;风暴带中心检测到‘雷元侵蚀体’信号,由雷元能量与元能失衡后异化形成,以吞噬雷元核心能量为生,若不干预,60 小时后雷元核心将彻底枯竭,雷元风暴将突破界域通道,席卷已知宇宙与界外域,引发跨域能量海啸。”
元能意识体的银色云雾通过多元共生枢纽晶核传递出急促意念:“雷元星宇…… 多元界域的能量枢纽…… 雷元能量…… 元能的高爆分支…… 核心受损于远古界域战争…… 雷暴失控…… 侵蚀体…… 加速核心衰竭…… 需雷元 - 元能共振…… 修复核心…… 平息风暴……” 灵元子的全息投影补充道:“灵元文明的远古记载中,雷元能量是界域互联的‘能量传导纽带’,若雷元星宇崩溃,多元跨域共生闭环将断裂,后续其他界域的互联将无从谈起。”
“雷元星宇是多元跨域共生的关键枢纽,绝不能失守。” 星萌芽手持宇宙原生共生矩阵,感受着雷元能量传递的狂暴与脆弱,“雷元能量兼具高爆发性与传导性,失衡后的无序雷暴与侵蚀体,本质是能量传导机制的崩溃。雷元守护阵的紊乱,是核心受损后的应激反应,既在抵御外部威胁,也在呼唤能修复能量传导的共生伙伴。我们的任务是平息雷元风暴、清除侵蚀体、修复雷元核心,构建‘已知宇宙 - 界外域 - 灵元星宇 - 雷元星宇’的四角共生体系,稳固跨域能量传导网络。”
墨维芽早已投入紧急研发,实验室的全息屏幕上,雷元能量数据与雷元风暴模型交织碰撞:“我将升级灵元共生适配核心,研发‘雷元共生适配核心’—— 以宇宙原生共生矩阵为基底,融合雷元能量信号碎片、元能稳定基质、灵韵缓冲因子按 4:3:3 的比例打造,新增‘雷元能量引导模块’与‘防雷暴干扰单元’,既能将狂暴的雷元能量引导为有序共振能量,又能抵御雷暴对设备的电磁干扰;舰体升级‘雷元跨域防护涂层’,通过雷元能量、元能、共生能量的协同,使雷元适配率达 99.4%、防雷暴抗性达 98% 以上。”
时穹补充道:“从多元界域通道到雷元星宇的 150 光年区域,存在‘雷元湍流带’,时空扭曲度达 73%,雷元风暴的能量冲击可瞬间撕裂普通舰船。我需要用时空本源能量、多元跨域锚点、元能意识体及灵元星宇的能量联动,构建‘雷元共振导航通道’,在通道中设置 40 个‘雷元定位信标’,同步雷元与元能频率,抵消雷暴干扰,同时在通道内设置 8 个‘能量缓冲站’,抵御雷暴冲击,确保舰队安全抵达。”
幽云与灵汐同步完善防护方案:“雷元侵蚀体的本质是‘雷元无序聚合体’,能吸收雷暴能量并转化为破坏性电流,侵蚀雷元核心。我们将升级灵元净化场为‘雷元净化场’,新增‘雷元中和模块’,通过暗能与灵韵能量的协同,将侵蚀体的破坏性电流转化为温和的雷元能量,既净化威胁,又能反哺雷元核心。”
星萌芽随即下达指令:“启动‘雷元共生计划’!各星宇调配 23% 的本源能量注入全宇宙元能枢纽,灵元星宇同步输送 15% 灵元能量,作为雷元共振的基础能量;墨维芽 54 小时内完成雷元共生适配核心研发;时穹构建雷元共振导航通道;辛明建立雷元能量 - 雷暴 - 侵蚀体联动模型,预判风暴轨迹与侵蚀体移动路线;支援舰队挑选 18 艘搭载雷元适配模块的战舰,随星穹号执行雷元星宇修复任务。”
54 小时后,星穹号率领支援舰队驶入雷元共振导航通道 —— 通道内壁泛着淡紫、银白、淡绿、七彩交织的四重光芒,40 个雷元定位信标如同抵御风暴的灯塔,持续释放同步信号,通道内的 8 个能量缓冲站展开淡银色的防护屏障,抵御着外围雷暴的冲击,舰体的雷元适配率稳定在 94% 以上。墨维芽的实验室里,雷元共生适配核心已调试完毕,晶核呈淡紫与银白交织的双色晶体状,中心镶嵌的微型宇宙原生共生矩阵与雷元能量信号产生强烈共鸣:“适配核心已录入雷元守护阵的基础频率,破解排斥场的成功率达 93%;雷元中和模块可将侵蚀体转化为纯净雷元能量的效率达 91%,为核心修复提供持续动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