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的晨光比前两日更柔,透过教学楼旁的香樟树叶,在地面织出细碎的光斑。苏松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时,白墨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正低头翻着那本淡蓝色封面的《诗经》,晨光落在她的发梢,像撒了层细碎的金粉。
“早啊,” 苏松放下书包,从侧袋里拿出那本深棕色牛皮笔记本,“我昨晚看了你借我的《诗经译注》,里面关于‘荑草’的注解,跟你说的一样,还提到古人常用茅草传递心意呢。”
白墨抬起头,眼里带着笑意:“我爸爸说,《诗经》里的草木都藏着故事,每一种植物背后,都有古人的生活痕迹。比如‘荑草’,不仅是随手采的礼物,还是当时男女定情的信物呢。” 她翻开笔记本,指着苏松昨晚补的批注,“你写的‘自然的心意最珍贵’,我特别同意,比那些刻意准备的礼物更打动人。”
两人正聊着,上课铃忽然响了。这节是体育课,体育委员在讲台上喊着集合,苏松却因为前几天不小心崴了脚,向老师申请了见习。“我正好趁这节课去图书馆,再借几本《诗经》的解读本,” 苏松收拾好笔记本和《诗经译注》,对白墨说,“说不定能找到关于‘扶苏’的记载,为咱们的诗社多攒点素材。”
白墨点点头,从笔袋里拿出一张便签:“我爸爸之前推荐过一本《诗经名物图解》,里面有很多植物的插画,你可以找找看。要是找不到,我回家帮你问问他。” 苏松接过便签,上面清秀的字迹写着书名和作者,他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笑着说:“谢啦,等我借到了,咱们一起看。”
走出教室时,走廊里已经没什么人,只有偶尔从操场传来的呐喊声。苏松背着书包,慢慢往图书馆走,手里攥着那本《诗经译注》,脑子里还在想 “扶苏” 的含义 —— 他记得《诗经?郑风》里有 “山有扶苏” 的句子,却记不清具体的注解,不知道这本书里会不会有详细的解释。
图书馆在教学楼的尽头,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外墙爬满了爬山虎,绿色的藤蔓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苏松刚走到二楼转角,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女生的喘气声。他刚想侧身让路,就被一个身影撞得踉跄了一下,怀里的《诗经译注》“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书页散开来,夹在里面的便签也飘落在地。
“对不起!对不起!我太急了,没看路!” 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苏松抬头,看见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女生正蹲在地上,手忙脚乱地帮他捡书。女生留着利落的短发,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脑门上,脸颊泛着运动后的红晕,像熟透的苹果。
“没事,” 苏松也蹲下来捡书,指尖刚碰到一本散页,就看见女生手里拿着那张写着书名的便签,“你也喜欢《诗经》?”
女生愣了一下,然后笑着摇了摇头:“我不太懂这个,就是觉得书名挺好听的。我叫尤龙,是体育生,刚练完长跑,着急去器材室还运动服,没注意看路,把你的书撞掉了,实在不好意思。” 她说着,把捡好的书递过来,手指上还沾着点泥土,显然是刚从操场过来。
苏松接过书,发现《诗经译注》的封面被蹭脏了一块,他轻轻拂去灰尘,笑着说:“没关系,书皮脏了不碍事。我叫苏松,就在高三(2)班,以后说不定还能在体育课上见到。”
“真的吗?我也是高三(2)班的!” 尤龙眼睛一亮,“我之前一直在体训,很少去教室,所以没见过你。没想到咱们是同班同学,太巧了!” 她拍了拍苏松的肩膀,力道有点大,苏松忍不住皱了皱眉 —— 看来这位体育生不仅性格爽朗,力气也很大。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的男声从旁边传来:“尤龙,你不是说要去换运动服吗?再晚器材室就要关门了。” 苏松抬头,看见一个穿着黑色卫衣的男生站在转角处,手里拿着一个运动背包,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干净的下巴。
男生见苏松看过来,微微抬起头,露出一双漆黑的眼睛,眼神很淡,像平静的湖面。他没有说话,只是弯腰捡起地上最后一本散页的书,递到苏松面前,指尖碰到苏松的手时,苏松能感觉到他的手很凉,和尤龙的温热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宋子充,也是咱们班的,” 尤龙拍了拍男生的肩膀,“他是学霸,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特别厉害!不过他话很少,你别介意。” 宋子充只是轻轻 “嗯” 了一声,目光落在苏松手里的《诗经译注》上,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苏松接过书,对宋子充说:“谢谢你。我叫苏松,也是高三(2)班的,之前没见过你们,以后请多指教。” 宋子充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把运动背包往肩上提了提,对尤龙说:“快走吧,器材室的老师要下班了。”
尤龙吐了吐舌头,对苏松说:“那我先去换运动服,回头再跟你聊!你要是有不懂的体育题,也可以问我,虽然我学习不好,但体育方面我可厉害了!” 她说着,就跟着宋子充往器材室的方向走,脚步依旧很快,像一阵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