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外墙边,孙澎让人砌了个生火的灶台。池中的水通过金属管线从灶膛穿过,水温调节变得轻松许多。只需让婢女添柴或熄火,不必再费时费力地一桶桶烧水倒水。
这处沐浴场所还装有简易的人力水泵装置——这是孙澎与黄月英共同设计的巧思。当孙澎与妻妾在此沐浴时,侍女转动轮盘,池水便会顺着管道从顶端的淋浴头洒落。
自浴室落成后,几乎每个夜晚孙澎都会携妻妾来此浸泡。氤氲水汽中妻妾身影隐约可见,交谈时还带着空灵的回响。此情此景常令孙澎想起史书上那些昏君的事迹。
近来他时常怀念前世一种叫营养快线的饮品,深感自己需要补充元气。狂欢终需节制,否则铁打的身躯也难支撑。诚如古语所云:
新年将至,徐韵锦望向孙澎的眼神愈发炽热。过了年就满十五岁了!她在心中雀跃。当初那个只能被夫君举高高的小女孩,如今已出落得风姿绰约。她能察觉到,夫君凝视她的目光早已不复当初看待孩童般的温柔。
只是垂首时,徐韵锦仍会泛起些许惆怅——在这个家里,她始终是最年幼的那个。
岁末之际,郭淮与王凌踏雪回到太原故里。这趟江东之行后,重归旧地的二人心境已然不同。除夕临近,太原城银装素裹,朱门内偶有笑语传出,寻常百姓则如往年般闭门守岁。
没有对比,便不觉差距。这些年,王凌与郭淮原以为眼前的年节光景已算圆满。
当年王凌随侍王允身侧时,也曾目睹灵帝年间雒阳的盛世气象。
可即便是董卓焚毁前的雒阳城,与如今的江东相较,竟也黯然失色。
差在何处?二人很快察觉关键——百姓眼里的神采。
江东的田舍郎年终时总带着笑意,农妇挎着竹篮挑选粗布,盘算着给家人裁新衣。休耕的汉子市集上称两斤猪羊肉,除夕夜全家围坐嚼着油星,这一年便有了滋味。左邻右舍串门时,这家夸儿子在荆州立了战功,那家说丈夫讨过山越蛮子。
孙澎最叫人叹服的,是这两载征战折损的兵卒,较之别家诸侯少了十之七八。吴县城南十里处的英烈祠里,阵亡将士的名字皆勒于青石碑上。王凌郭淮曾往祭奠,见那三丈高的慰灵碑前,不止烈属焚香,更有寻常百姓自发供奉酒食。
这般气象,教二人确信江东百姓的血气骨相,早将中原诸地甩开了十丈远。
归家后族人问起江东见闻,二人据实以告,反倒惹来疑窦。唯有几位族老捻须颔首——若非亲见,谁信当初中原人眼中的蛮荒瘴疠之地,如今竟换了人间?
在吴县时,孙澎曾设宴相邀。虽许的官职不高,那句真金不怕火炼却烙在二人心头。王凌郭淮自非庸才,此刻江东大地潮声雷动,若不趁势而上,岂非枉负平生?
春节将至,并非所有人都能如郭淮、王凌般返乡团聚。
蒋钦选择在新开发的夷洲度过这个新年。
自十月起,已有近两万移民陆续抵达夷洲:一部分是泉州劳改的山越战俘,另一部分则是曹操依约交付的灾民。尽管曹操作出发行国债缓解财政困境,但孙澎早已将大批粮食运抵琅琊港。正值权力过渡关键期的曹操不愿与孙澎交恶,按期在年终前结清了约定的灾民数量。
根据孙澎指示,蒋钦在夷洲岛南北海岸各建起临海村落。孙澎特别强调该岛台风频发,要求建筑质量优先于速度,避免村落毁于风暴。即便有泉州全力支援,要同时在未来的 ** 与高雄兴建港口仍非易事。为此蒋钦决定驻守当地过年,以防突发变故。
甘宁与黄忠同样坚守岗位:前者率舰队巡弋交州南部海疆,保卫港口安全;后者已探至中南半岛南端,更循海图抵达马来半岛。凭借武力震慑与精美货物(蜀锦、瓷器),黄忠迅速在东南亚树立威名。当地盛传着汉朝老将黄汉升的传奇——瞬发三箭连毙五名部落勇士,彻底粉碎了土着的反抗念头,迫使对方无条件合作。在这片热带地域,布料本非必需品,许多马来土着世代赤身 ** 生活。
部落首领们亲眼目睹北方汉朝使者身着的华贵服饰后,连这些向来粗犷的头人们也按捺不住竞相出价,争相向黄忠求购精美布料。
(空行)
黄忠此行另有一项特殊使命——替孙澎探寻传说中的三季稻。这桩差事远比预想艰难,当初孙澎仅派百余探险队以为唾手可得,谁知经年累月竟杳无音讯。
(空行)
听闻世间竟有此等神物,黄忠在东南亚搜寻时格外卖力。最新密报显示,此事已现蛛丝马迹。
(空行)
荆襄之地,诸葛亮与庞统各得其所。孔明衣锦还乡,自长沙直奔襄阳叔父诸葛玄府邸守岁。今时不同往日,诸葛兄弟在江东的地位,真可谓三十载风水轮流转。
(空行)
庞士元更是如鱼得水,周瑜委以襄阳太守之职。他深谙孙澎秉性,对族中入仕者严加甄别——真才实学者亲自引荐,庸碌之徒则断然拒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