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时便利店小夏”:扒在厨房门框上,围裙兜里露出半截关东煮竹签,眼睛直勾勾盯着砂锅里翻滚的老汤,喉结不住地上下滚动,“救命!这香味把我店里的速食都衬成垃圾了!跪求老汤秘方啊!学会了我连夜去校门口摆摊,绝对把隔壁关东煮打得满地找牙!到时候请沈大厨当形象代言人!” 说着还掏出小本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穷鬼大学生小孟”:抱着泡面桶缩在角落,镜片上蒙着蒸腾的热气,手指疯狂敲击手机屏幕,“家人们谁懂啊!跟着沈老师用剩饭搞出了满汉全席!这波操作我能吹到食堂阿姨主动给我加鸡腿!建议学校开个‘沈氏剩饭魔法课’,学分我拿命肝!” 屏幕亮起数十条点赞,还有同学发来 “求教程” 的语音轰炸。
沈亦舟的指尖轻轻划过滚动的弹幕,目光最终落在墙角积灰的铁丝架上,唇角扬起释然的弧度:“从前总执着于顶级食材配顶级厨具,如今才懂 ——” 他转身看向正在调试微波炉的李伟,眼中有光流转,“烟火气不在锅碗瓢盆里,而在每个认真生活的人心里。就像你用铁丝架烤出的披萨,比我用专业窑炉做的,多了份滚烫的生命力。”
裹着新鲜荷叶的狮子头缓缓滑入微波炉,沈亦舟不自觉攥紧了围裙。玻璃门内,光影在肉块表面流转,他的喉结上下滚动,这种紧张感竟比十年前首次掌勺国宴更灼人 —— 那时面对的是严苛的考核标准,此刻却是两种烹饪哲学的激烈碰撞。
“叮” 的脆响划破寂静,两股截然不同的热气同时撞向炉门。沈亦舟与李伟的手几乎同时扣住把手,白雾散尽的刹那,琥珀色汤汁在狮子头表面凝成油亮的光晕,筷子轻触,颤巍巍的肉块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
“我先来!” 李建国抢先夹起颤悠悠的肉块,油渍顺着竹筷滴在褪色的桌布上。他眯起眼睛细细品味,脸上浮现出孩童般的满足:“这味道!比我妈过年做的红烧肉还绝!老汤一吊,边角料都成了金不换!” 沈亦舟则用公筷将狮子头切成六瓣,舌尖触到入口即化的肉糜时,眉间的褶皱瞬间舒展:“微波炉锁住了老汤的魂魄,反倒让肉质更绵密。我守着‘古法不可改’的规矩,却忘了‘创新才是传承的灵魂’。”
直播间弹幕疯狂刷屏,周小雨眼疾手快举起小黑板:“重点来了!下周六晚八点,‘正统 × 邪修’双厨直播!教你用微波炉复刻国宴狮子头,十五块吃出五星酒店的排场!”
临别时,沈亦舟将泛黄的牛皮纸轻轻压在李伟的记账本上。工整的小楷密密麻麻列着老汤配方,边角还画着戴着厨师帽的卡通砂锅,锅盖冒着爱心形状的热气:“下次试试微波炉扬州炒饭?用你的隔夜饭,兑我的秘制酱油,香得能把邻居馋哭。”
李伟正要关门,沈亦舟突然折返,目光落在边角卷起的记账本上:“方便借我看看吗?祖父常说,‘精打细算知百味,斤斤计较见真章’。” 褪色的蓝布封皮下,每一笔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半根葱的去向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屋内,周小雨举着手机原地转圈,屏幕上的预约数字还在疯狂跳动:“破十万了!下次咱们用微波炉做松鼠鳜鱼,剩饭捏蟹黄汤包,把厨房玩出花儿来!” 李建国认真在账本上补记 “狮子头:11.5 元 + 老汤(赠)”,旁边新添的卡通小人正抱着金灿灿的狮子头,笑得合不拢嘴。
李伟摩挲着微微发烫的微波炉外壳,指尖停在记账本新画的简笔画上 —— 两个并肩而立的小人,一个举着冒着热气的砂锅,一个捧着泛着蓝光的微波炉,中间漂浮着金黄的狮子头。夕阳透过破旧的窗棂,将铁丝架与砂锅的影子重叠在一起,那些曾经水火不容的烹饪法则,此刻正交织成崭新的美味篇章。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38xs.com)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